【转载】难道就我爸跟别人不一样?

转载自:观察——《难道就我爸跟别人不一样?

跳过导航链接

其实这篇文章所讨论的并不是作者的父亲,而是我一直在困扰的问题,就是对自己内心的诚实。

在自己写一些不公开的日记的时候,却发现对于自己所经历的艰难和美德总是不自觉地写夸大了,以至于写完从头看的时候,觉得不堪入目地假,大段大段地重写,一般重写的开始阶段和第一遍刚开始写的阶段一样,抱着无论如何要写得符合事实的心态,但不知不觉间就会再次跑偏,一般都要改上两遍,才能看得过去。

我纳闷,在自己的内心中到底是什么在作祟,以至于我在写着不公开予任何人看的日记的时候还不自觉地作假,而自己回头再看的时候又能很明确地看出不符合事实的地方,自欺得让我觉得不改好了对不起自己。现在情况好很多了,有时候一口气完全随着心性写一大段,回头阅读觉得触及心灵,务实得让人舒坦,心想一直能这么诚实地写不就省很多事么,自己的日记还作假,不是有病么。

只要人不是很笨,这里面的古怪还是能猜到一些的,我的智商还行,所以也是清楚的,说到底还是惦记着万一日记不甚被人看见了,不至于暴露自己时不时狼狈的一面。

在哪儿都想着面子问题太累了,现在也懒得写日记了,其实和写不写日记没有关系,活得太自觉了还有味道么。谨以此文自勉,活得诚实点可以舒坦不少。

原文内容:

有朋友找我聊天。

带着一点认真的苦闷,说每期看南方人物周刊最后几页,都很受刺激,那里的文章大都写自己父辈,都是说父母尽管清贫,但是一生正直什么的,告诉了自己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他的父亲也老了,但他说他的父亲是个不反思的红卫兵,老了对保姆还不好。他跟老朋友说话没有遮掩,带着困惑还有心酸“难道就我爸跟别人不一样?”。

我想起七八年前看北京电视台一个谈话节目。

一个小姑娘跟她的父亲,谈父女之间的沟通问题。

谈到快一半的时候,现场的嘉宾和观众就开始发言劝这个姑娘了,说你父亲是何等不易,你怎么就能看他的缺点呢,他养你这么多年你要尊敬他如何如何。

那女孩一直听着。

听到后来说了一句话,说“我到这儿来本来就是来谈我俩之间的问题的,你这节目如果是非要听我跟我爸怎么好的,我也能给你谈成五好家庭”

站起来走了。

去唐山采访地震三十年的时候,有位摄影师是当年在场唯一可以用相机自由拍摄的人,拍了一千多张,大都是如何抗震救灾和灾后孤儿的幸福。。

我问他要一些灾难现场的照片。

他说没有。

我说是不让你拍么。

他说不是,“是我自己当时的世界观”

读库四周年座谈的时候,六哥说他收到最多的稿件都是个人史,“但许多文章都有这个问题。一个人一旦进入创作状态之后,会不由自主的说一些假话,不由自主的把一些东西夸张,把另外一些东西隐没到好像没有一样。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能够把这种写作习惯纠正过来,也许就可以上升到整个民族的灵魂得到改造的高度。”
我问他“这是一种下意识么?”
他说“我不知道,可能是人性本身的做戏感。我们看到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诉苦的时候,说着说着就脱离了事实,并且他自己也当真了,包括我们给父辈和一些尊敬的人写文章也是这样,把一些苦难和美德夸张了来写,写着写着就当真了,真的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我并不是说杂志上的文章不真实,也不是我们不需要美德。

是觉得如果非得把美德当成预设主题,是个什么结果?

胡适说,“传记最重要条件是纪实传真,而我们中国的文人都缺乏说老实话的习惯,圣人作史,尚有什么为尊者讳,为亲者讳,对贤者讳的谬例……故几千年的传记文章,不失于谀颂,便失于诋诬,同为忌讳,同是不能纪实传信”。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Antonieo/archive/2010/03/25/1699998.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