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这个词汇的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哲学家。
近几日读了IPTPS'09的12篇论文,有些感受,记录下来便于启发日后的学习工作。
IPTPS'09共收录论文12篇,数目明显比前几届少了很多(前几届都是20多篇),这说明P2P正在从热点逐渐变冷,研究的黄金阶段暂时低落,期待新应用和新价值的发掘。从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新应用系统: P2P+SNS, P2P+虚拟现实, AIagent+P2P, P2P点播+VCR, Web浏览器+P2P
(2)测量优化: P2P+迂回路由,BTtorrent合并, DHT流量监控, BT视频文件共享的局部性特征
(3)理论建模: P2P队列论分析框架, P2P流媒体系统的flash crowd过程建模
(4)系统安全: P2P带宽评估的PCA方法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P2P的研究主要转入系统应用和测量优化,P2P领域本身已经成熟,科研工作主要应该从扩大P2P的范围、发挥P2P的优势等方面着手。
上述部分-是对会议内容的总结,以下是读论文后的体会:
12个paper,篇篇都是做重要的问题,篇篇都有重要的创新.
这些重大的创新, 也许我们因为各种条件够不着,或者说对自己来说很难复制和学习.作为一个研究生选择做一个研究课题,往往有很多现实的考虑, 因为最好是整个博士期间的工作具有持续性. 当然如果一拍脑袋就有一个好的idea,就能写好paper的人,是不在常人之列的.
那么智商各方面都比较正常的咱,选择一个可持续做的问题或课题还是比较稳妥的. 比如“Bringing P2P to the Web:。。。”的作者Michael Freedman,我大概看了下他以前的文章,很佩服Michael Freedman在P2P CDN这一课题上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工作!
如果把paper说成是研究圈里的现金,那么解决NP=P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成亿万富翁了.这比中彩票还难吧.
想致富还是要有稳定的工作. 只要你花时间花精力持续的出paper, 这样好像比较靠谱.所以能有一个可以不断出paper的问题或课题就好了. 那这样的问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首先应该是有一条贯穿的主线吧, 也许是一种方法的变换应用,也许是围绕着一个问题的解决逐渐的推进.
方法应该就是大家说的锤子吧,变着花样的锤问题. 比如我们实验室的网络编码,可以解决分布式存储的问题,可以解决视频传输的问题,也可以解决网络安全的问题... 真是可持续发展啊.
围绕着问题做也是一类吧, 这样的例子在12篇文章中也很多, 比如A Walkable Kademlia Network for Virtual Worlds,本文的前驱工作发表在INFOCOM’09上,而本文的工作应该给予该问题一个实践性的佐证,很明显,作者会在不久的未来完成这个工作,期待作者的后续工作;Birds of a fethr: Open, decentralized micropublishing,文中实现的系统FETHR,通篇都没看到FETHR的原型介绍、FETHR性能评价,很明显还要出新文章。EigenSpeed: Secure Peer-to-peer Bandwidth Evaluation 文中的EigenSpeed算法是集中式的,也没有在实际系统中的实现,作者在文章结尾已经提到了这些问题,进一步的工作应该会早日发表。。。还有一些例子我没太读懂,比如那个利用队列论解决的p2p系统分类问题等等,都在以前做了很多工作,今后还会有很多成果发表。
做博士选这样的方向伸缩性就比较大, 做得好也许能做出突破的结果,但是如果做得普通就灌灌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