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以出版为目的,作者自存档也很重要

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接受《卫报》访问时表示,如今已经没有大学会雇用他,因为他将被认为没有足够的“生产力”。希格斯教授说,如果他们进行研究评估,他“将会让学院感到尴尬”。按照评估流程,院系将会要求他提供最近几年发表的论文清单,而他的回答将会是“没有”。希格斯说: “很难想象现在这样的气氛能让我像1964年那样拥有足够的空间和宁静来工作,而且在现在的学术文化底下,能否再有同类突破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因为现在研究人员被要求发表大量论文。”

在2014年初两篇干细胞的革命性论文,科学家为求出版不惜造假的事轰动学术界,这样以出版为目的的学术研究正体现了现在学术界的一种文化现象——出版或灭亡(Publish or Perish)。科研人员面对毕业,升职,申请基金等各种压力,学术环境早已不再单纯。人心浮躁,很多人做的研究工作从选题到结果无不是为了迎合高影响因子的期刊。

正是出于对浮躁的学术气氛的担忧,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意识到,是到了要做点事情来缓解功利科研带来的影响了。这也就是开放获取方式被提出来的初衷。

开放获取一般以两种形式实现,第一种是称为“金色模式”的作者付费出版于开放获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另一种“绿色模式”作者自存档(Author self-archiving)是指作者向传统期刊投稿的同时,将自己的论文以电子档存放在专门的开放获取知识库中供读者阅读。知名的 arxiv.org 网站就是一例,部分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中的学者自90年代起便不出版而是直接在这一网站进行论文预印本的作者自存档。至2008年10月为止,arXiv.org已收集了超过50万篇预印本,并以约略每月五千篇的速率增加 [2]。作者自存档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相比传统出版这一方式更易使你的文章被同行关注到。第二,省去大量投稿等待的时间。第三,减轻现在学术界对影响因子的狂热追求。

因为完全不发表论文于期刊之上对于大多数研究人员而言过于极端,而且对于自己的心血结晶,又有谁不希望能最大化影响力和增大交流的机会呢,所以自存档方式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就目前而言,自存档方式还是偏向于集中在数学跟物理这种基础学科上,这大概跟基础学科更加注重idea的原创性是有关的,而且要将文章发表在正式期刊的话,审稿周期都非常的久,这对于idea的传播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在工程方向上,愿意将研究成果以自存档形式发表的还比较少。所以如果能够改变偏工程研究人员的观念,使他们更愿意发表自存档文章的话,也许可以很好地给高影响因子的期刊降降温,也有助于改善现在的功利科研氛围。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