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土壤中水的状态

本文详细讨论了土壤中水的能量状态,特别是势能的重要性,包括土水势、总土水势的构成,以及重力势、基质势和溶质势的作用。文章还介绍了势概念的热力学基础,并探讨了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如烘干法、电阻法、中子散射和张力计,以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技术。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第三章 土壤中水的状态

A.土壤水的能量状态

​ 土壤水的动能一般认为可以忽略,而势能则在决定土壤中水的状态和运动上极为重要。

​ 土壤水不停地由高势能向低势能处运动

土水势,表明与标准的参照状态下的水相比,土壤水的特定势能。

​ 能对距离增量的比可以看成是构成一种力,使水由势能较高处向较低处运动。势梯度(-dΦ/dx),它是势能Φ随距离x的变化,负号指明力是向减低势能的方向作用。

​ 土水势的数值是连续的,田间的正常条件下,土壤一般是不饱和的,故土水势为负的。其在任何一点的量值,不仅与静水压力有关,也取决于一些另外的物理因素,如高度(与参照高度相比)、溶质的浓度和温度等。

B.总土水势

​ 总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无限小量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作的有用功。

​ 土壤水分势(或土壤水势)是一个用来描述土壤中水分运动驱动力的概念。总土壤水分势是由几个不同的势组成的,包括重力势、毛管势(或基质势)和溶质势(或吸质势)。它们各自代表了影响土壤水分运动的不同因素。

​ 总土壤水势(Ψtotal)通常定义为:

Ψtotalgmo

其中,

  • Ψg是重力势,代表了因重力引起的水分运动。这是一个高度相关的势,通常以水柱高度(如米)来度量。
  • Ψm 是基质势(或毛管势),代表了由于土壤基质(如粘土、沙粒等)对水分的吸附和毛管作用引起的水分运动。这是一个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相关的势。
  • Ψo 是溶质势(或吸质势),代表了由于土壤中溶质(如盐分)对水分的吸引引起的水分运动。这是一个与土壤溶质浓度相关的势。

C.势概念的热力学基础

D.重力势

​ 在每一点上,土壤水的重力势是由其与某参照水平的相对高度决定的。为方便起见,习惯上把参照水平设置在土壤中一个适当点的高度,或在考虑中的土壤剖面之下,所以重力势可以永远当成是正值或零。

​ 在参照水平上一定高度z,占有一定容积V的M质量的水,其重力势能Eg为:

Eg=Mgz=ρwVgz

重力势仅取决于相对高度。

E.基质势/压力势

​ 正压力势,也称潜水势。水的静水压力,以大气压为参照是:P=ρgh;这个水的势能则为:E=PdV;浴室潜水势以单位容积的势能表示是:ΦP=P。

​ 负压力势,也称毛管势、基质势(matric potential)。这个土水势是土壤基模引起的毛管理和吸附力造成的。这些力吸引和束缚水在土壤中,并降低水的势能是指低于自由水。

P 0 − P e = P = γ ( 1 R 1 + 1 R 2 ) P_{0}-P_{e}=P=γ(\frac{1}{R_{1}}+\frac{1}{R_{2}} ) P0Pe=P=γ(R11+R21)

式中P0为大气压(惯例为0),Pe为土壤水的压力,γ问哦水的表面张力,R1和R2为弯月面上一个点的曲率主要半径。

img

不存在溶质时,在不饱和的多孔介质中,液相和气相在平衡时的关系是

h = e x p ( g Φ   m   / R T ) h=exp(gΦ~m~/RT) h=expgΦ m /RT

式中 h h h为相对湿度, R R R为水气的气体常数, T T T为绝对温度

F.渗透势/溶质势

​ 渗透势,也称溶质势。土壤水中存在的溶质影响其热力学性质和降低其势能。特别是溶质降低土壤水的水气压。虽然这一现象可能并不显著地影响整体的液体流,但在出现有膜或扩散障碍(它们使水较盐类更容易通过)时,这一现象就起作用了。渗透作用在植物根和土壤的相互作用中,以及在包括水气扩散的过程中是重要的。

G.土水势的定量表示

1.单位质量的能

​ 常用来做为势的基本表示,使用的单位是尔格每克或焦尔每公斤。单位质量的能其量纲为L2T-2

2.单位容积的能

​ 压强能以达因每平方厘米、巴或气压等测定之。其基本量纲为每单位面积的力:ML-1T-2。这个表示方法,在渗透势和压力势是方便的,但极少用于重力势。

3.单位重量的能(水头)

​ 凡能以静水压力单位表示的也能以其当量的水头表示,它是指相当于一定压力的液体柱的高度。因此,在确定土壤水状态的特征时常常用“总势头”、“重力势头”和“压力势头”,它们通常以水柱厘米数表示。

H=Hg+HP;读作:土壤水的总势头H是重力势头Hg和压力势头HP之和。

​ 负压(张力,或吸力)头的水柱厘米数的对数,即pF。pF=1即张力水头是10厘米水柱,pF=3即张力水头是1000厘米水柱。

4.不同表示方式的关系

​ 如果,Φ为单位质量的能所表示的势,P为用压力表示的势,H为势头,

则:$Φ=ρ\frac{P}{ρ_{w}} ; ; H=\frac{P}{ρ_{w}g}=\frac{Φ}{g}$;式中ρw为液态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1bar=1019.7_{厘米水柱h}=100kPa=0.986923atm_{标准大气压}≈3pF_{(pF=lgh)}
## H.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SWCC,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也常被称为土壤湿润曲线或土壤保水曲线,是描述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水分势(或吸力)之间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反映了土壤在不同水分状态下的保水能力和水分传输特性。

​ 在SWCC中,横坐标通常是土壤水分势(包括基质势、溶质势和重力势),纵坐标是土壤的含水量或饱和度。土壤水吸力的提高意味着土壤湿度的降低。

​ 一般说,粘粒含量越高 ,在任何特定吸力下土壤含水量都较大,同时曲线的斜率也越缓和。

img

img

如两个不同质地或结构的土体(Soil body)在相互接触中达到平衡,不久它们将达到相等的水势,但在含水量上,一般表现出不连续性,各自相当于它们本身的不同水分特征曲线。

​ 在不收缩的土壤,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一经测得之后,可以计算出有效孔径分布(即各级不同大小孔隙的容积)。例如,提高基模吸力由 ψ 1 ψ_{1} ψ1到中 ψ 2 ψ_{2} ψ2,导致有相当容积的水释放出来,显然这个释放出来的水的容积,事实上等于有效半径在 r 1 r_{1} r1 r 2 r_{2} r2之间的孔隙的容积,其中 ψ 1 ψ_{1} ψ1 r 1 r_{1} r1 ψ 2 ψ_{2} ψ2 r 2 r_{2} r2是由毛细作用公式联系起来的。

若将土壤中的孔隙设想为各种孔径的圆形毛细管,那么土壤水吸力S和毛细管直径d的关系可简单地表示为: S = 4 σ / d S=4σ/d S=4σ/d;式中:σ为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室温条件下一般为75×10-5 N/cm。

若S的单位为Pa、孔隙直径d以mm计,则d和S的关系可表示为 d = 300 / S d=300/S d=300/S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斜率的倒数是每单位基质势的变化所引起的含水量变化,一般称之为比水容量c,这是一个与土壤水分贮量和对植物有效程度有关的重要性质。c的真正数值取决于土壤湿度范围、质地和滞后作用。

经验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滞后作用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两个过程:(1)脱吸过程(Desorption),使用最初饱和的样品施以不断增加的吸力以逐渐干燥土壤,在这过程中,逐次测定含水量对吸力的关系;(2)吸水过程(Sorption),在逐渐降低吸力中湿润一个开始时是干燥的样品。

​ 平衡时的含水量和土壤水状态依导致过程的方向而定,称为滞后作用。

img

​ 两个完全的特征曲线,从饱和到干燥,和相反从干燥到饱和,称为滞后作用的主线

滞后圈(扫描曲线):在土壤没有完全干燥时就开始吸水,或在土壤没有完全饱和时就开始脱水,就会出现另外的小滞后圈(扫描曲线),它们只能落在原先两条曲线形成的圈范围以内,这个圈即大滞后圈,滞后作用的主线为其限定曲线。

​ 周期性变化常包括湿润的和干燥的扫描曲线,它们可以在主线间形成变化环(图3.6)。因此, ψ ψ ψ(基质势)对 θ θ θ(含水量)关系可能是很复杂的。

补充:
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吸力关系中呈现出的非单值性不可逆现象。对任何土壤,都可测出其在吸湿(由干变湿)过程和脱湿(由湿变干)过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一般这2种过程的水分特征曲线不相重合(见图),对应用于同一含水量的土壤水吸力值不止一个,即非单值性。上述任一过程中,当使某一含水量变动时,相应的土壤水吸力也随之变动。但是,当土壤含水量再回到原来的数值时,土壤水吸力并不能返回到原来的数值,这叫做不可逆现象。物理学中称此现象为滞后作用。
存在滞后作用的主要原因:①土壤孔隙的几何形状和大小不均一,产生所谓“瓶颈作用”。②土壤吸湿时水与矿物表面的接触角较大,脱湿时接触角较小。③土壤中有封闭的空气,影响了含水量与水势的平衡关系(吸湿过程中常有这种现象)。④土壤湿胀与干缩产生结构变化等。
在土壤水力传导度与含水量或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滞后现象。

J.土壤水含量(湿度)的测定

土壤湿度通常以无量纲的比率来表示(详见第一章)

1.烘干法

​ 烘干法通常麻烦和费时,并且容易产生误差。有些粘粒在102℃仍含有吸附水,有些有机物在高温下可能氧化和分解,产生重量变化。因此此法不常用。

2.电阻法

​ 一定容积土壤的电阻不仅取决于其含水量,还取决于其组成、质地和可溶盐浓度。另一方面,一个埋在土壤中的多孔物体并置之使与土壤水分平衡,其多孔块电阻能与多孔块含水量相互校订。这类多孔块嵌入土壤中趋向于土壤水基质势平衡,而不是含水量平衡。

​ 多孔块与土壤水吸力的平衡可能受滞后作用的影响。

​ 多孔块在较土壤基质势较高的范围下有较高的可靠性。

3.中子散射

K.土水势的测定

​ 湿度和水势这两种性质,应各自直接测定,因为根据土壤样品的校订曲线由一种换算到另一种曾被发现是不可靠的。

1.张力计

​ 张力计长期置于土壤中能帮助追踪土壤水基模吸力的变化。当土壤水因排水或植物吸收而减少,或因降水和灌溉得到补充,都能在张力计的压力表上出现相应的读数。由于多孔杯和周围土壤或多孔杯与土壤接触区的水力阻力,张力计的反映可能落后于土壤吸力的变化。

​ 用张力计方法测定吸力一般限于1个大气压以下的基质势。

2.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 目前,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方法主要有沙箱法、张力计法、离心机法、压力膜仪法、砂芯漏斗法、平衡水汽压法等。

img

测定全吸力段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需要结合至少两种方法。

压力膜仪法:

img

​ 土壤水的保持在低吸力范围(0一1巴)强烈地受土壤结构和孔径分布的影响。所以,使用扰动过的样品(如经过干燥、筛分和人工使之紧实的土样)不能期望代表田间状况。最好使用未经扰动的土芯。另一方面,在高吸力范围土壤水的保持主要是由于吸附作用,所以它与土壤物质的比表面而不是与土壤结构相关。

  • 32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柳屋肆叁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