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黑天鹅》
《黑天鹅》这本书是多年前看一个老罗演讲的视频得知的,比较钦佩老罗,爱屋及乌,觉得这书肯定也不错。当时没有什么阅历,看了没什么感觉,就丢到角落了。
这段时间,公司的产品发展的不是很好,作为产品经理和技术总监有一些压力。我觉得自己向来是个循规蹈矩的人,缺少创新,不知该如何规划并设计新的产品。身旁既无高手指点,也无朋友可聊,于是设法想从各类书籍中汲取一些营养和智慧,便从角落里翻出这本书。
看了没几页
看了没几页,读着比较别扭,可能是中文翻译的原因。 但这几页文字让我产生了很大的恐惧,这本书似乎在挑战我的世界观(或者说作者在挑战所有人的世界观),设法让我认同“未来是不可预知的,历史是跳跃的”。
这几年互联网思维的成功(智能手机、智能硬件)、股市的动荡,都让我暗暗地认同作者的观点。
能否坚持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准备好继续阅读这本书,但我尽量坚持吧~
有感触的几句话
- 当我们的财富增加并且开始看重钱时,我们都变得吝啬和斤斤计较起来。
- 投机家乔治·索罗斯在进行金融赌博时,会不断寻找证明他最初看法错误的事例。这大概才是真正的自信:冷观世界而不需要找理由满足自我膨胀的欲望。
- 智力、科学和艺术行为属于极端斯坦,在这里成功是高度集中的,少量赢者得到蛋糕的大部分。
- 交友过多的人对友情的理解是肤浅的
- 鼓吹“瞧,我为你做了什么”比“瞧,我为你避免了什么”要容易的多。
- 我们冒险通常不是出于自信,而是出于无知和对不确定性的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