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反向投影

首先感谢以下三位的博文帮助我理解反向投影。

(1)yee_yj    http://blog.csdn.net/yee_yj/article/details/6035913

(2)viewcode   http://blog.csdn.net/viewcode/article/details/8209067

(3)幻语星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02954301017bki.html


反向投影图就是图像对应位置像素的数量统计,也可以看做是密度统计。 反向投影图在某一位置的值是原图对应位置的像素值在原图的总数目。


例如位置(0,0)上的像素值0,对应的bin为[0,4),直方图统计出位于[0,4)的像素值的Histogram为4,所以其反向投影图的值即为4;位置(3,,3)上的像素值15,对应的bin为[12,16),直方图统计出位于[12,16)的像素值的Histogram为2,所以其反向投影图的值即为2。

反向投影:一种记录给定图像中的像素点如何适应直方图模型像素分布的方式。简单的讲, 所谓反向投影就是首先计算某一特征的直方图模型,然后使用模型去寻找图像中存在的该特征。

backproject是直接取直方图Histogram中的值,即以灰度为例,某种灰度值在整幅图像中所占面积越大,其在直方图中的值越大,backproject时,其对应的像素的新值越大(越亮),反过来,某灰度值所占面积越小,其新值就越小。


 反向投影用于在输入图像(通常较大)中查找特定图像(通常较小或者仅1个像素,以下将其称为模板图像)最匹配的点或者区域,也就是定位模板图像出现在输入图像的位置。查找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在输入图像中切割跟模板图像大小一致的图像块,并用直方图对比的方式与模板图像进行比较。

假设我们有一张100x100的输入图像,有一张10x10的模板图像,查找的过程是这样的:
(1)从输入图像的左上角(0,0)开始,切割一块(0,0)至(10,10)的临时图像;
(2)生成临时图像的直方图;
(3)用临时图像的直方图和模板图像的直方图对比,对比结果记为c;
(4)直方图对比结果c,就是结果图像(0,0)处的像素值;
(5)切割输入图像从(0,1)至(10,11)的临时图像,对比直方图,并记录到结果图像;
(6)重复(1)~(5)步直到输入图像的右下角。

反向投影的结果包含了:以每个输入图像像素点为起点的直方图对比结果。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二维的浮点型数组,二维矩阵,或者单通道的浮点型图像。

void cvCalcBackProjectPatch( 
        IplImage** image,   /*输入图像:是一个单通道图像数组,而非实际图像*/
        CvArr* dst,         /*输出结果:是一个单通道32位浮点图像,它的宽度为W-w+1,高度为H-h+1,这里的W和H是输入图像的宽度和高度,w和h是模板图像的宽度和高度*/
        CvSize patch_size,  /*模板图像的大小:宽度和高度*/
        CvHistogram* hist,  /*模板图像的直方图:直方图的维数和输入图像的个数相同,并且次序要一致;例如:输入图像包含色调和饱和度,那么直方图的第0维是色调,第1维是饱和度*/
        int method,         /*对比方式:跟直方图对比中的方式类似,可以是:CORREL(相关)、CHISQR(卡方)、INTERSECT(相交)、BHATTACHARYYA*/
        float factor        /*归一化因子,一般都设置成1,否则很可能会出错;中文、英文以及各路转载的文档都错了,这个参数的实际类型是double,而非float,我看了源代码才搞定这个地方*/
    )


  • 6
    点赞
  • 2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是一种用于训练神经网络的常见优化算法。它通过计算损失函数相对于每个参数的梯度,并使用梯度下降来更新参数。下面我将给出反向传播算法的公式推导及示例代码。 1. 反向传播算法公式推导: 首先,定义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为L,该函数是由网络输出和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计算得出。假设神经网络有多个隐藏层,每个隐藏层的参数为W和b。 1.1 前向传播: 首先,我们通过前向传播计算每一层的输出值。假设输入为x,第l层的输出为a[l],则有: a = x z[l] = W[l] * a[l-1] + b[l] a[l] = g(z[l]) 其中,g()是激活函数。 1.2 反向传播: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损失函数相对于每个参数的梯度,然后使用梯度下降更新参数。假设我们有L层神经网络,则有以下公式: 输出层的梯度: dz[L] = dL / da[L] * g'(z[L]) 隐藏层的梯度: dz[l] = (W[l+1]的转置 * dz[l+1]) * g'(z[l]) 参数梯度: dW[l] = dz[l] * a[l-1的转置] db[l] = dz[l] 更新参数: W[l] = W[l] - learning_rate * dW[l] b[l] = b[l] - learning_rate * db[l] 其中,dL / da[L]是损失函数对输出层输出的导数,g'()是激活函数的导数。 2. 反向传播算法示例代码: 下面是一个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的示例代码: ```python # 假设网络有三个隐藏层 hidden_layers = [10, 20, 30] output_size = 2 # 初始化参数 parameters = {} layers_dims = [input_size] + hidden_layers + [output_size] L = len(layers_dims) - 1 for l in range(1, L + 1): parameters['W' + str(l)] = np.random.randn(layers_dims[l], layers_dims[l-1]) * 0.01 parameters['b' + str(l)] = np.zeros((layers_dims[l], 1)) # 前向传播 def forward_propagation(X, parameters): caches = [] A = X for l in range(1, L): Z = np.dot(parameters['W' + str(l)], A) + parameters['b' + str(l)] A = sigmoid(Z) cache = (Z, A) caches.append(cache) Z = np.dot(parameters['W' + str(L)], A) + parameters['b' + str(L)] AL = softmax(Z) cache = (Z, AL) caches.append(cache) return AL, caches # 反向传播 def backward_propagation(AL, Y, caches): grads = {} dZ = AL - Y m = AL.shape[1] grads['dW' + str(L)] = 1/m * np.dot(dZ, caches[-1][1].T) grads['db' + str(L)] = 1/m * np.sum(dZ, axis=1, keepdims=True) for l in reversed(range(1, L)): dA_prev = np.dot(parameters['W' + str(l+1)].T, dZ) dZ = dA_prev * sigmoid_derivative(caches[l-1][0]) grads['dW' + str(l)] = 1/m * np.dot(dZ, caches[l-1][1].T) grads['db' + str(l)] = 1/m * np.sum(dZ, axis=1, keepdims=True) return grads # 参数更新 def update_parameters(parameters, grads, learning_rate): for l in range(1, L+1): parameters['W' + str(l)] -= learning_rate * grads['dW' + str(l)] parameters['b' + str(l)] -= learning_rate * grads['db' + str(l)] return parameters # 训练模型 def train_model(X, Y, learning_rate, num_iterations): for i in range(num_iterations): AL, caches = forward_propagation(X, parameters) cost = compute_cost(AL, Y) grads = backward_propagation(AL, Y, caches) parameters = update_parameters(parameters, grads, learning_rate) if i % 100 == 0: print("Cost after iteration {}: {}".format(i, cost)) return parameters # 使用示例 parameters = train_model(X_train, Y_train, learning_rate=0.01, num_iterations=1000) ``` 这是一个简单的反向传播算法示例代码,其中的sigmoid()、softmax()、sigmoid_derivative()和compute_cost()函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实现。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