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app(“超级 App”)最近甚嚣尘上。在本周正在举行的香港科技周 2022(2022 年 10 月 31 日-11 月 4 日),第一天即专门组织了一个围绕 superapp 的圆桌论坛,很可能是这个概念出现以来,首次在金融行业的严肃讨论。凡泰极客作为主打这个门类技术的线上参展商,当然是密切关注。
在分享此次论坛中相关内容前,先给不熟悉这类技术的朋友梳理一下,怎么国内市场“司空见惯”的超级 App,成了 Gartner 的 2023 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预测中的一种,并在此前后已经燃烧到金融业中。
国内互联网上的超级 App 现象,并非没有引起国际关注,但是直到今年才成为热点。这可能还得一定程度上归功于马斯克。
马斯克的 X App
马斯克不吝啬于对中国某些现象级超级社交平台的溢美之词,收购 Twitter 之前,就屡屡提出过要打造一个类似的“X App”,或者叫“Everything App”,让衣食住行、资讯新闻、消费娱乐都可以一站式向用户提供,通过建立庞大、繁荣的数字生态,让消费者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以及巨大的便利。
成功收购 Twitter 后,这一宏伟计划变得更加可行。马斯克曾经说过,收购 Twitter 的原因之一,就是能改造它,为实现“X App”开辟道路。
诚恳的讲,海外互联网上的内容交互体验是比较差的,这也是马斯克本人所曾经抱怨过的点之一。资讯内容都是网页,其中穿插着各种广告浮窗、弹窗,在移动互联网上体验尤其糟糕,令人不胜其烦。即使是使用新闻聚合类的应用,它们实际上也不过是把网页内容扒过来,根据用户偏好过滤过滤,通过一些界面去组合一下,形成几个“豆腐块”展现给用户,当点开的时候,依然充斥各种令人出戏的不相干广告。有时让人怀疑是在 90 年代 Web 1.0 时代的世界。
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盛行的智能手机 App,虽然说人机交互体验优于网页,更加适合在掌中那弹丸之地用拇指操作,但从开放的角度看,App 是对开放互联网的一种反动,一个个 App 都是黑盒子、信息孤岛,彼此连接不便,难以产生网络效应,在以连接为核心的数字化时代,它甚至未必是最佳的数字化内容形态。
超级 App 的应运而生,我们看起来是非常自然的。互联网大平台们,一方面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性性以实现互联互通,另一方面也需要集中可控的管理与运营。可以说,这依然是一个“中央集权”与“分布式经营”的平衡、折衷。
作为 App,它显然没有无边无界的“浏览器+网页”那么开放,但是它也不是普通 App 那么封闭,它是一个半开放的数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