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流程如何保障产品开发成功?

判断一个产品的成功离不开两方面:技术层产品研发成功、市场层营销服成功。

IPD流程是如何保障产品研发成功的呢(市场层面营销服参见MTL、LTC和ITR流程),我理解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开发是投资行为

产品的投资行为主要包括两方面把控:商业计划书、IPD流程各阶段的DCP决策评审。

CDT是开发高质量Charter的组织保证。CDT是一个跨领域、跨部门的团队,团队角色来自Marketing、销售、服务、研发、制造、供应、合作、财经等专业领域,由产品管理专家作为CDT Leader。CDT Leader是否有成功洞察力的经验、在洞察这方面是不是有成功的实践,非常关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harter质量。

Charter汇报通过后,产品立项,从Charter到PDCP还有3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将进一步分析和明确业务计划,这三个月内也将开展两个DCP决策评审,分别是:

•CDCP(概念决策评审):项目方向与战略契合度、市场机会与商业价值、技术可行性、初步业务计划
•PDCP(计划决策评审):详细业务计划、产品规格与设计、项目计划与资源分配、风险评估与应对

 

二、基于客户需求导向

IPD 的核心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它强调产品创新一定是围绕市场需求 和竞争力的创新。基于这一理念,研发部门不再拥有独立的产品决策权,而是由研发、市场、财务、采购、用户服务、生产等各部门有经验的代表联合组成IPMT,主要职责就是根据客户需求来确定研发方向,并对研发进行全程监控与推进。

收集的客户需求, 那什么样的需求我们要做?什么需求是有价值的,有竞争力的,有差异化的?这就涉及到要深刻地理解客户需求,谁去理解客户需求? 只是市场吗? 还有研发。理解客户需求关键的,在理解客户需求之后, 进行产品设计实现的过程中,通过每一个系列的规格实现让他变成可验收、可落。

客户需求理解力是华为公司构建的核心能力之一,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包括理解客户是谁?客户的客户也是我们的客户,理解客户背后的“痛点”和问题,以及客户需求包含的不同层次等,最终转化成未来指导产品投资组合规划的场景化需求。

三、缩短上市周期、提升产品质量

产品重组主要关注异步开发和共用基础模块(Common Building Blocks, CBB), 是 IPD 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异步开发模式将产品开发工作按技术领域横向分层,如(软/硬件)技 术层、子系统层、平台层、集成服务层,不同的技术专长的部门或团队并行地、 异步地开发和完成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作,每一层都是技术专长相对集中的,达到技术和资源的共享化。

异步开发模式在产品的质量、进度、成本会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和保证,产品开发中的技术风险大为降低,开发周期大为缩短,使产品能快速推向市场。

基础技术、基础平台、基础组件、基础构件,再根据客户需求确定产品形态,并利用公司的平台组件、构件,这种产品60~70%的工作量基本就已经完成,可以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缩短开发周期。

 

你们的理解都有哪些呢?

如果对我的文章感兴趣,请先关注解锁全文,我将一一与您分享华为IPD优秀实践及案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