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5.0的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

目录

0 引言

图1

1 网络5.0的设计理念

2 网络5.0的关键技术

2.1 业务流的分类分级

2.2 可信与安全

2.3 网络的确定性

2.4 虚拟网

图2

图3

2.5 业务网与承载网的接口和协议

图4

3 结束语


摘要

根据数据网采用的技术来分代,从模拟数据网起到采用分组统计复用技术数据网(以IP网为代表)已经发展了4代。网络5.0是以第五代数据网为技术主体的网络技术,是对传统互联网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网络5.0采用分代研究、确定目标,以四大应用场景为基础,对IP网前向兼容和能力包容。在业务流的分类与分级、可信与安全、确定性(3个维度),虚拟网和业务网与承载网的接口和协议等方面提出新的理念。

关键词: 模拟网络; 数字网络; 传送网; 数据网; 下一代网络

0 引言

网络5.0是研究以第五代数据网为技术主体的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发展至今都由业务网和承载网组成:业务网用于业务的组织、管理和生成交换信息的数据;承载网用于传送端到端的业务信息流(包括模拟信息流和数据信息流)。在传统电话网阶段,只有电话一种业务是用一个网来承载一种业务,是唯一的网业合一通信系统。随着业务的多样化,网业合一的模型不可能再持续,网业分离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如图1所示。

1


1   信息通信网络的组成

模拟承载网的时代已经过去,除了极少的场合还有使用外,基本上不再使用,通信网络技术很早就进入了数字时代。网络5.0是研究以第五代数据网为技术主体的网络技术,即网络5.0的主要工作是研究第五代数据网技术。因为业务网和承载网间有着密切联系,网络5.0还将研究业务网和承载网协同问题和相关通信协议。

网络5.0是按数据网的分代来命名的,数据网已经历了4,未来应该进入第5代。

第一代数据网建立在模拟通信网的基础上。第一代数据网的传输网和交换的基础是模拟网,在模拟网上采用基带调制或频带调制技术,通过模拟网来传送数字信息。其工作特点是:数据通信建立在模拟网上,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基于模拟通信网的数据网称为网络1.0[1-2]

第二代数据网是真正意义上的通信数据网,全程采用数据技术。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技术将传输信道信息的时间分隔成时隙,同时将时隙分配给每一路信号,每一路信号在自己的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基于时分复用的数据网有同步数字体系、数字数据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等。这种基于时分复用的数据网称为网络2.0

第三代数据网采用了分组统计复用技术和面向连接的工作形态。第三代数据网的代表技术是X.25、帧中继和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网络技术。X.25和帧中继是非定长分组技术,ATM是定长分组数据技术,一个定长分组称为信元,信元长度为(5+48)字节,其中5字节为信元头,48字节为信元的数据载荷。ATM是一个设计非常完备的网络,能满足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在网络质量上的要求[1]X.25、帧中继和ATM是面向连接的,所需的连接数和用户数之间存在N平方问题,连接数的局限,限制了可以组成网络的尺度。采用了分组统计复用和面向连接的工作形态的数据网称为网络3.0

第四代数据网采用分组统计复用技术和不面向连接的工作形态[1]X.25的数据报技术和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技术属于同一代网络技术。X.25的数据报和IP报文在传输数据时,将数据报文分为若干分片(也称为数据包”)进行独立传输,然后在目的端进行重组,进而构成完整报文。各数据包的长度可以不同,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IP网具有开放性、中立性和简洁性,是目前实际使用的数据网,也是唯一可用的数据网。X.25的数据报技术和IP网技术称为网络4.0

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技术在开放的通信网上利用标签引导数据进行高速和高效传输。IP+MPLS技术介于第四代到第五代之间,可称为4.5代网络技术,其技术特点仍是基于统计复用的分组数据技术[1],但面向连接工作形态和不面向连接工作形态共存于同一网络之中。其中,面向连接工作形态(MPLS)只能用于小尺度场合;不面向连接的工作形态可以用于全球、无限连接等大尺度场合。

第五代数据网采用基于统计复用的分组数据技术,从技术上讲是对第四代网络技术的继承和发展。与第四代数据网相比,第五代数据网是一个大尺度场合(全球、无限连接)使用的网络,能力上能完全包容第四代数据网,但是其网络要具有可信安全能力,要具有三个维度(路由、时间和资源)的确定性,要支持大尺度的不面向连接的虚拟网等。此外,第五代数据网在代际的网络性能和能力方面有了提升。第五代数据网的实现引入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设计思想。

1 网络5.0的设计理念

在讨论网络5.0的设计理念之前,还必须要先讨论互联网的设计理念,这是因为互联网使用的是IP(第四代数据网技术)。讨论清楚互联网,有助于理解网络5.0的设计理念及其由来。

百度百科将互联网定义为网络间以一组通用协议进行互联,形成的逻辑上的巨大国际网络[3]。从上述定义很难看出互联网的设计理念,再看一下作为互联网基础的IP网的定义。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IP网的全称是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也是“TCP/IP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设计IP的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一是解决互联网问题,实现大规模、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二是分割顶层网络应用和底层网络技术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利于两者的独立发展。根据端到端的设计原则,IP只为主机提供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尽力而为的数据包传输服务[3]结合以上定义大体可以看出一点互联网的设计理念,当然不是完整和官方的。总体而言,互联网的设计理念是具有无限连接(连接用户数无限和并发连接数无限)能力,在一个以尽力而为传输能力为基础的数据网上,构建以业务为中心OTT形态(顶层网络应用和底层网络技术彻底解耦)网络。其中,OTT全称是Over The Top,原意为篮球中的过顶传球”,对应于网络,即业务与承载完全解耦。

单纯从技术角度来看,互联网没有明确的顶层设计,无心插柳的产物,TCP/IP协议仅希望实现异机种计算机之间的互连(进程级),IPv432比特地址的设计,43亿个地址完全是没有考虑大尺度互连的。然而,互联网中的一系列极为巧妙、考虑周全和极为高明的设计,如采用不面向连接IP网的设计、通用资源标识(域名)的设计、超级链的设计等,使互联网变得无所不能”,又超出无心插柳的设计产物所能达到的水平。互联网的设计理念包含尺度上的两个无限:连接尺度无限(即互联网可以连接无限用户),可以同时支持的并发连接数无限;承载业务能力无限,任何业务都能承载(得益于分割顶层网络应用和底层网络技术之间的耦合关系)。互联网以业务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无论是网络设计还是资源的配置都是以业务为中心的,业务发展的高度自由导致互联网业务发展极为迅速、史无前例。互联网的发展成就了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基本设计理念是:业务网完全是OTT形态,业务的OTT形态是指互联网业务和承载网承载能力间是彻底解耦的,互联网业务无需承载网能力的支持。由于IP网实际上是一个提供尽力而为传输能力的网络,因此没有能力向业务网提供网络可度量资源的能力。互联网已经发展了50多年,目前看来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其原因在于它是建立在两个巨大的红利

  • 19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罗思付之技术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