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设计概述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设计)优化的数据库逻辑模式和物理结构,并据此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包括信息管理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数据库设计方法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数据库设计技术
•应用领域的知识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实施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级模式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的方法
数据字典
数据项
数据结构
数据流
数据存储
处理过程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模型
E-R模型
1.实体之间的联系1. 实体之间的联系1. 实体之间的联系1. 实体之间的联系
(1)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①一对一联系(1∶1)
②一对多联系(1∶n)
③多对多联系(m∶n)
(2)两个以上的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3)单个实体型内的联系
2.E-R图
3.一个实例
概念结构设计
1.实体与属性的划分原则
两条准则:
(1)作为属性,不能再具有需要描述的性质。属性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不能包含其他属性。
(2)属性不能与其他实体具有联系,即E-R图中所表示的联系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2.E-R图的集成
逻辑结构设计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转换内容
转换原则
数据模型的优化
设计用户子模式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物理设计的步骤
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
若 评价结果满足原设计要求,则可进入到物理实施
阶段。否则,就需要重新设计或修改物理结构,有时
甚至要返回逻辑设计阶段修改数据模型。

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设计物理数据库结构的准备工作
选择物理数据库设计所需参数
关系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
关系模式存取方法选择
数据库管理系统常用存取方法
1.B+树索引存取方法
2.Hash索引存取方法
3.聚簇存取方法
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确定数据库物理结构主要指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和存储结构,包括:确定关系、索引、聚簇、日志、备份等的存储安排和存储结构,确定系统配置等。
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和存储结构要综合考虑存取时间、存储空间利用率和维护代价3个方面的因素。

影响数据存放位置和存储结构的因素
硬件环境
应用需求
存取时间
存储空间利用率
维护代价

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

确定系统配置

评价物理结构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数据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
数据库结构建立好后,就可以向数据库中装载数据了。组织数据入库是数据库实施阶段最主要的工作。
数据装载方法
人工方法
计算机辅助数据入库

 

主要工作包括:
功能测试:实际运行应用程序,执行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测试应用程序的各种功能。
性能测试: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是否符合设计目标。

数据库性能指标的测量

数据的分期入库

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2 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3.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进
4.数据库的重组织与重构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