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行车电动助力原理
自行车电动助力是基于力矩传感器的,是一种“人力+电力”的混合动力模式。当骑行者踩踏板时,助力电机会自动启动,提供动力辅助。具体来讲,传感器负责感应踩踏的力度和速度,将监测到的速度、踏频、力矩等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计算发出指令来控制电机运转。
二. 力矩传感技术
1. 扭簧传感器
两个金属合金盘片咬合在一起,一片固定在牙盘上,一片与曲柄相连,之间以弹簧作为转接件,当人在踩脚踏,施加作用力时,曲柄带动连接的盘片使弹簧产生压缩,然后带动牙盘转动,弹簧的形变长度与受到作用力的大小成线性关系(胡克定律),在弹簧压缩过程中,两个盘片就会产生相对位移,安装在其上的磁铁随之移动,霍尔传感器探测到磁场的变化,进而判断出所受作用力的大小。

2. 转速传感器
转速传感器有多种类型,最简单的做法是利用两块磁铁,一块安装于自行车的五通位置,一块安装于曲柄,原理与自行车码表的踏频传感器类似,在骑行过程中每蹬一圈,磁铁就会扫描一次,则认为电源打开一次,然后提供助力。

3. 后轴勾爪传感器
后轴勾爪传感器安装在自行车的后轴与车架的交接处,充当转接件,看着就是“勾着后轴的爪子”。其本质上是压力传感器,一整块切削成型的局部镂空的铝合金板,然后在镂空区域嵌入“压力传感器”,当自行车在骑行时后轴就会受到来自链条的拉力,后轴在将力量传输给车架过程中就会挤压铝合金板,造成形变,挤压嵌入的“压力传感器”,进而也就测量到人踩脚踏的力量大小。

4. 应变片传感器
应变片传感器,有一种形式是利用电阻的应变效应,即在电阻表面粘贴一层特殊的金属薄膜,该金属薄膜具有应变灵敏特性。当该金属薄膜受到外力作用,会产生微小的变形,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变化。利用应变片上两个敏感方向的电阻值变化,就可以得到施加力矩的大小、方向。
骑行者踩脚踏时,通过结构转移到应力板,应力板发生微小的弯曲变形,从而导致应变片的电阻值变化。

三. 不同技术优势对比
前面三种都只能算是“伪力矩传感器”,常在低端电助力自行车上使用。高端电助力自行车上采用的基本上是应变片传感器方案。
以下是四种主流自行车电动助力传感方案的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