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龙,国际空手道刚柔会中国区总监,在中国的故新会代表。
刚柔会空手道和我们的中国传统武术有很密切的关系。
整个日本空手道都是从中国的南拳发展起来的。
日本空手道主要分为传统空手道和极真会空手道,传统空手道的主要流派有4个(4大流派),松涛馆流,刚柔流,糸东流和和道流。还有小林流等其他流派。
刚柔流最接近中国南拳。
先说行礼,学武第一节课教你怎么不打人,学怎么控制自己,所以要行礼。
双脚并立,脚后跟接在一起,双脚外,大概60度的角度,手放在身体两侧,鞠躬。
另外一种是跪式的,左右腿依次跪到地上,左手从大腿前面划,划到前面,然后右手,两手组成一个三角形,行礼时鼻子向三角形探下去,但不要塞进去。上身向下俯,基本平行地面即可。然后右手回,再左手回。现在简单一点,直接两手一起出来。起立的时候,右腿再左腿。
运动前需热身,否则容易受伤,影响学习进度,也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介绍一种拳的热身方法,一种特定部位的热身,能让你感知到拳头的威力。
首先,怎么握拳,先把四指卷曲,保证没有空间,没有空隙,吹气不会漏风。
把你的大拇指放在中指和食指的第二指关节上。
每个人的手的结构其实是不一样的,为了打拳不戳到大拇指,建议向食指的指节发力,如果向中指处发力,就容易戳到大拇指。
有一种方法,拳头会握的更有力量。把食指露出来,顶住自己。食指不是卷曲的,而是用食指顶住了手掌。
是传统空手道密不外传的握法,不推荐,握不好的时候,会把手指戳掉。
握拳的时候不是手掌发力,而是前臂的肌肉发力。如果是用手掌的力,握的越紧越变形。
用手臂肌肉发力,就握得紧,是一个方形。
拳头的背面原则上和前臂保持齐平。向外翻拳会戳手,向内收会戳的更严重。
一个方法,把拳头放在墙上,保证齐平,然后向内屈,1,2,3,4,感受肌肉发力。
然后记住这种肌肉发力,拳头就能握紧了。
第二个问题是,很多初学者打拳的时候,无法理解旋转。
我们的拳出来之后是要旋转的,当然实战中,比如说日字冲拳是不需要旋转的,很多打法是不需要旋转的。
但是你在练基本功的时候,你的拳头出来要旋转。
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要旋转?
旋转之后身体是拧过来的劲。因为后手朝上,前手朝下。
有个抱归内扣的感觉,因为易发力方向是相对的,能顶住。
这样你整个结构比较紧。如果你打出去不旋转,位置就同向,就是松的。
举个例子,道带这个玩意,这个东西它是软的。布面就是软的,你可以去抖它。
但把道带旋转了,它就抖不了了。
在打拳的一瞬间,你需要在接触面的时候保持,保持拳和手臂是刚化的,就是硬,一个稳定的结构。
而你两边旋转,两个拳头的动作,你身体的肌肉是竟在一起的,你整个身体结构保持的更完整。
否则的话,你的出拳就是软的,送的。你感觉不到两个手之间的肌肉联系。
如果你拧着的话,你会发现在后背手臂外侧都是有联系的。
当肌肉联系在一起,你的力量就会更完整更大。
否则你普通出拳,用的只是你胳膊的力量。
初学者怎么练?有些搞不清楚,脑子明白,但做不到。
张开手臂,与地面平行,手掌相对接触,手掌从垂直地面改平行地面。
把下面的手收回来,留下的手手背朝上。
之前收回的手,再伸出去,留下的手收回来。
两手中途经过时,手掌掌心蹭一下,然后同时开始翻转。
完成后,还是一个手在前,一个手收回。
然后重复。
在掌握好这种蹭的角度后,在交叉之后握拳。
很多人,包括练武习武很长时间的人,特别是壮的人,体格比较好的人往往有这种误解,就说我的胳膊的肌肉很发达,或者我上肢肌肉很发达,所以我拳一定打得很猛。
所以我不用担心那些小细节。因为我壮,体重大。对,一般来说站立格斗的话,如果一个人身高体重都比我大,我肯定吃亏。体重身高都比我小,我肯定占便宜。
但从习武角度说,你没有完全发挥到你自己的身体潜力,没达到习武的目的。
真正的做法,用你身体整体的协调的力,和共振的节奏造成一种打击。当你胳膊很壮,你会造成很强的冲击力,冲击打出去,而不是把它打进去。
把人打出去的力量就是撞击力,所以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大家都认为这样打是很重的。但其实这样打,如果是裸拳的话,没什么太大意义。
这是一种推的力量,肯定会把人打疼,但不会把人打伤。
关于握拳法的其他说明:
但在快手上有个视频介绍的握拳方法,为了激活大拇指的肌肉,建议是用大拇指顶住食指的方法。
但这样可能大拇指就会更容易受伤。或者这不是裸拳的握法,而是带拳击手套的方法。
下图的握法,就是我们常用的,以及上面提到的握拳法,大拇指那边肌肉没激活。
肌肉激活的不多。
肌肉完全激活。
将大拇指头压住食指侧面或侧下方,使力量激活更完整。
参考:
1,微信公众号/小程序 - 用武之地 - 防身课程
《零基础学空手道 - 刘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