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很多开关机电路是比较接近的,只是有的器件选型选得不一样,比如下面这个:
电路1:
概括一下就是:
电池开关机电路,按键接通,软件拉IO维持;关闭时检测按键,再IO切断。
拉低IO同时也拉低v1的gate,但是高电平时gate不要影响到gpio1
这是开机电路软硬件结合,开关按下到负级v1 g级低电平导通单片机供电工作gpio2 高电平信号用于v1导通保持,再按下开关gpio1 电平变低单片机gpio2停止输出高电平就关机了
按开关前,系统没上电,啥状态也没有。gpio1脚就是检测按钮的。程序开始运行后,检测按钮按下,就给goio2 高电平,维持电源。后面检测到按钮按下就关闭电源。
电路2:
电路解析:
电路的通断是用IRF7304一颗大功率的PMOS管来实现的,分析上图电路可知要想把PMOS导通,结合PMOS管的导通条件,MOS管的G极需要满足GS<0,图中的G级有两个通路可以被接地:
1.按键按下,PMOS的G级通过二极管和按键被接 地,PMOS管导通,系统供电。
2.后级电路把PG5引脚拉高,三极管Q2导通,PMOS的G级接地,PMOS管导通。
开机流程:
当系统在没电的情况下,系统不工作,只有通过按键S1来启动系统,当按键被按下时MOS管G极接地,MOS管被导通,此时电源VCC通过MOS管给后级系统供电,当系统启动时,软件运行立即将PG5拉高,MOS管通过方式2导通,松开按键后MOS管继续导通,系统开机。
按键:
系统上电后通过连接在芯片上的IO口PF5来检测按键,按键按下时PF5接地为低电平,按键松开时,PF5通过上拉电阻接高电平,这时按键就可以做功能键长按、短按、双击来使用实现自己想要的功能。
关机:
系统的关机是通过软件来检测实现的,就是所说的“软关机”,软件检测到按键被长按或双击时,将PG15拉低,Q2关断,MOS管关断,系统关机。
二极管的作用:
D2、D3是防止VCC通过R26、R23回路和3.3V连到一起,防止3.3V供电的电压升高,烧坏系统。
转载:
方案一
一键开关机电路分析如下:
电路工作流程如下:
A、 Key按下瞬间,Q2、Q1导通,7805输入电压在8.9V左右,7805工作,输出5V电压给单片机供电。
B、单片机工作后,将最先进行IO口初始化,IO1设为输入状态,启用内部上拉;IO2设为输出状态,输出高电平。这时Q2、Q3导通,LED1发光,7805能够正常工作,单片机进入工作状态。
C、当Key再次按下时,检测IO1电平为低,单片机可以通过使IO2输出低电平,Q2、Q3不导通,此时7805输入电压几乎为0,单片机不工作,系统关闭。
方案二:电路如图
原理很简单,Q1,Q2组成双稳态电路。由于C1的作用,上电的时候Q1先导通,Q2截止,如果没按下按键,电路将维持这个状态。Q3为P沟道增强型MOS管,因为Q2截止,Q3也截止,系统得不到电源。
此时Q1的集电极为低电平0.3V左右,C1上的电压也为0.3V左右,当按下按键S1后,Q1基极被C1拉到0.3V,迅速截止。Q2开始导通,电路的状态发生翻转,Q2导通以后将Q3的门极拉到低电位,Q3导通,电源通过Q3给系统供电。
Q2导通后,C1通过R1,R4充电,电压上升到1V左右,此时再次按下按键,C1的电压加到Q1基极,Q1导通,Q1集电极为低电平,通过R3强迫Q2截止,Q3也截止,系统关机。整个开关机的过程就是这样。
如果要求这个电路的静态功耗低,可以全部采用MOS管,成本要高点,电路如下图,原理都是一样的,双稳态电路。
方案三:电路图
单键实现单片机开关机
1、控制流程,按下按键,Q1导通.单片机通电复位,进入工作。
2、检测 K-IN 是否低电平,否 不处理.是 单片机输出 K-OUT 为高电平,Q2导通,相当于按键长按.LED指示灯亮。
3、放开按键,K-IN 经过上拉电阻,为高电平.单片机可以正常工作。
4、在工作期间,按键按下,K-IN 为低电平,单片机检测到长按1秒,K-OUT 输出低电平,Q2截止.LED指示灯熄灭.放开按键,Q1截止,单片机断电。
5、通过软件处理,可以实现短按开机,长按关机。
单片机用PIC16F84A,通过简单的程序演示,证实此电路的可行性。
这种电路如果这样用,是体现不出它的优点,用到开关电源控制,控制光耦.可以做到完全关断电原,实现零功耗待机.有些打印机上就是用这种电路。
方案四:下面是用 CD4013 构建的电路
CD4013电路关断时已经把后面电路切断了,而4013本身的电源不需关闭,COMS电路静态工作电流极少,1uA以下,可以忽略不计。
用 4013 的电路对电源范围适用较广,3~18V都没问题,电路唯一需调整的就是根据电源电压和负载电流适当更改R1的值。
开关管可使用MOSFET,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