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程序设计三大结构

        程序设计三大结构是我们写程序的基础,搞懂程序设计三大结构至关重要。下面将给大家详细介绍这三大结构。

1.顺序结构(Sequential Structure)

        顺序结构是三大结构中最基础的结构,其实我们写的每个程序都用到了顺序结构。顺序结构,说的就是程序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逐行执行,每一条指令都按书写的顺序依次执行,直至程序结束。所以顺序结构规范了我们程序执行的顺序。

        下面用洛谷的P1001A+B Problem一题来加深大家对顺序结构的理解。

A+B Problem - 洛谷icon-default.png?t=N7T8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1001

        通过分析我们直到这道题的程序执行步骤分为一下几步:

1.输入a和b

2.计算a和b的答案

3.输出答案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 b;
    cin >> a >> b;
    int ans = a + b;
    cout << ans << endl;
    return 0;
}

        那么我们发现我们上面分析的3个步骤是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必须得从上到下按顺序执行,这也正是顺序结构的体现。

2.选择结构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做很多的选择,那么计算机也一样。选择结构肯定离不开选择,但是计算机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计算机又不具备大脑,所以我们不能让他做选择。我们需要给他提供选择的条件。那么选择结构就是根据条件进行选择。

        洛谷的P2433 【深基1-2】小学数学 N 合一就是很好的体现,输入的数不同,输出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下面附上链接。

【深基1-2】小学数学 N 合一 - 洛谷icon-default.png?t=N7T8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2433

3.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循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循环的例子,比如:每周7天,一年中周在不停的循环。再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学习,日复一日,都是干同样的事,这也是循环。除了生活上,计算机中也有循环。

        我们说循环结构就是在重复执行某一段代码,直到满足特定的条件才会停止。它使程序能够高效地处理重复性任务或操作。这也能够让我们的代码变得简洁。

        为了更好的理解循环结构,我们不妨来看看洛谷的P5718 【深基4.例2】找最小值一题。

【深基4.例2】找最小值 - 洛谷icon-default.png?t=N7T8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5718

        这道题让我们找出n个数中的最小值,那么我们做题一定要先看样例,所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样例。

在样例中,n=8,那么我们最简单粗暴的思路一定是一下这个样子。

先将答案设为0。

比较答案与第一个元素的大小,将答案更新为较小者。

再比较答案与第二个元素的大小,将答案更新为较小者。

再比较答案与第三个元素的大小,将答案更新为较小者。

再比较答案与第四个元素的大小,将答案更新为较小者。

再比较答案与第五个元素的大小,将答案更新为较小者。

再比较答案与第六个元素的大小,将答案更新为较小者。

再比较答案与第七个元素的大小,将答案更新为较小者。

再比较答案与第八个元素的大小,将答案更新为较小者。

最后输出答案。

        我们会发现上面的思路中比较答案与每个数的大小的操作一直在重复出现,那么如果我们只用顺序结构如同上面的写法就很麻烦。所以循环结构正是在帮助我们减少麻烦。使用循环结构优化后的思路如下。

先将答案设为0。

写一个1~n的循环,每次比较答案与元素之间的大小,将答案更新为较小者。

输出答案。

        我们会发现使用循环结构不仅让我们的效率大大提升,并且可以让我们的代码变得更加简洁。这就是循环结构。

        最后附上本题代码。

#include <cstdio>
int main(){
	int n,x,minn=100000;
	scanf("%d",&n);
	for (int i=1;i<=n;i++){
		scanf("%d",&x);
		if (minn>x){
			minn=x;
		}
	}
	printf("%d\n",minn);
	return 0;
}

结语

        今天带大家了解到了程序设计的三大结构,这也会为大家以后学习程序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先做关于三大结构题的同学可以做做洛谷官方题单的前3个题单,分别对应三大结构。

【入门1】顺序结构 - 题单 - 洛谷icon-default.png?t=N7T8https://www.luogu.com.cn/training/100【入门2】分支结构 - 题单 - 洛谷icon-default.png?t=N7T8https://www.luogu.com.cn/training/101【入门3】循环结构 - 题单 - 洛谷icon-default.png?t=N7T8https://www.luogu.com.cn/training/102#problems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为用户介绍“一文搞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首先,我需要明确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定义和常见比例尺范围,比如1:500到1:5000,这样用户能有一个基本的概念。然后,要说明测绘的目的,比如用于详细规划、工程设计等,让用户了解其应用场景。 接下来是测绘流程,需要分步骤解释。首先是准备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和测区踏勘。这里要提到收集控制点资料、已有地形图、设计需求等,以及现场踏勘的重要性,比如了解地形、交通情况,制定测量路线。然后是控制测量,分为平面和高程控制,可能需要解释一下布设控制网的方法,比如GPS静态测量或导线测量,以及水准测量的方法。 接下来是碎部测量,这部分比较关键,要说明全站仪、RTK等仪器的使用,以及数据采集的注意事项,比如地物地貌的详细记录。数据处理的步骤也需要详细说明,包括内业成图软件的使用,如AutoCAD、南方CASS,如何进行编辑、检查错误等。 然后是质量检查,需要强调外业抽查和内业检查的重要性,比如精度是否符合规范,要素是否齐全,符号是否正确。最后是成果提交,包括图纸和报告的内容,比如地形图、控制点成果表、技术总结等。 技术方法部分需要对比传统全站仪测量和现代RTK、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等方法,说明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注意事项方面,要提到仪器检校的重要性,避免误差累积,以及不同比例尺对精度的不同要求,比如1:500需要更高的精度。另外,地物属性的详细记录也很关键,比如井盖材质、树木种类等。 最后,总结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应用领域,比如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等,强调其基础性和重要性。同时,要提醒用户实际作业需遵循国家标准,如《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确保成果的规范性。 需要确保使用正确的中文表达,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同时,按照系统级指令的要求,所有数学公式和术语使用正确的LaTeX格式,比如比例尺写成$1:500$,控制点坐标用$(X,Y,Z)$表示。避免使用复杂术语,保持语言通俗易懂,帮助用户真正理解整个测绘流程和技术要点。</think>要理解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需掌握以下核心内容(文中比例尺示例:$1:500$、$1:1000$): ### 一、基本概念 - **比例尺界定**:指$1:500$至$1:5000$的地形图,图上1cm对应实地5-50米 - **核心特征**:地物平面位置中误差≤$±0.5\,\text{mm}$(图上),高程误差满足$\frac{1}{3}\text{等高距}$ ### 二、测绘流程(五步法) 1. **前期准备** - 资料收集:控制点坐标$(X,Y,Z)$、用地红线图、设计需求 - 现场踏勘:记录地形特征点如陡坎、独立树$(X_i,Y_i)$ 2. **控制测量** - 平面控制:采用导线测量(闭合差≤$1/4000$)或GNSS静态测量(基线解算$\chi^2<3$) - 高程控制:三等水准测量(闭合差$≤12\sqrt{L}\,\text{mm}$,$L$为公里数) 3. **碎部测量** - 全站仪极坐标法:设站点$(X_0,Y_0)$,测量目标点$(X=X_0+S\cosα,\, Y=Y_0+S\sinα)$ - RTK测量:平面精度$±(2+1\,\text{ppm})\,\text{cm}$,高程$±(3+1\,\text{ppm})\,\text{cm}$ 4. **内业成图** - 数据格式转换:将采集的$(X,Y,H)$坐标转为DWG格式 - 地形图分层:按GB/T 20257.1-2017划分八大要素层 5. **质量检查** - 平面精度检测:随机抽取$n≥20$点,计算中误差$m=\sqrt{\frac{[ΔΔ]}{n}}$ - 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m_h≤\frac{H_d}{3}$($H_d$为基本等高距) ### 三、关键技术 - **无人机航测**:航高$H=GSD\times f/(a\times 10^{-3})$($GSD$为地面分辨率,$f$焦距,$a$像元尺寸) - **三维激光扫描**:点云密度达$100\,\text{点/m}^2$,平面精度$±3\,\text{cm}$ - **自动成图算法**: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生成TIN模型,等高线插值间隔$Δh=0.5\,\text{m}$ ### 四、注意事项 1. 当测图比例尺变更时,测量精度需按$M_{\text{新}}=M_{\text{原}}\times \frac{\text{原比例尺分母}}{\text{新比例尺分母}}$调整 2. 房屋拐角测量应保证角度误差$≤±1'$,边长量距相对误差$≤1/2000$ 3. 高程注记点密度:每方格网($10\,\text{cm}\times10\,\text{cm}$)$5-10$个点 ### 五、成果应用 - 土方计算:采用方格网法,公式$V=\frac{\sum H_i}{n}\times A$($H_i$为各角点填挖高度,$A$为方格面积) - 管线设计:满足埋深公式$D≥D_{\min}+0.15H$($D_{\min}$为最小覆土,$H$管径)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土调查(图斑面积量算误差$≤1/400$)、智慧城市(三维建模精度$±5\,\text{cm}$)等领域,是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实际作业需严格遵循《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要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