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周邦彦

生平

周邦彦的一生丰富多彩,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经历、创作风格和影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少年时期(约1056 - 1072年)

  • 经历:周邦彦出生于钱塘一个普通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博涉百家之书。但性格疏散,不拘小节,不为乡里所重。
  • 创作:这一时期周邦彦开始学习诗词创作,为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基础,不过少年时期的作品大多已失传。
  • 影响:少年周邦彦在当地文学圈子中虽未崭露头角,但他的勤奋学习和早期创作尝试,为其后来在词坛的崛起积累了经验。

太学时期(1072 - 1086年)

  • 经历:1072年,周邦彦进入太学。1078年,他向宋神宗献上《汴都赋》,获神宗赏识,从太学诸生直升为太学正。
  • 创作:此时期作品以赋为主,《汴都赋》采用古赋形式,铺陈排比,文辞华丽,展现了他出众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开始创作一些词,风格受到柳永等人影响,多写男女恋情和个人愁绪。
  • 影响:《汴都赋》使周邦彦名震一时,成为文坛新秀,也为他日后的仕途发展奠定了基础。

外任时期(1086 - 1098年)

  • 经历:神宗去世后,旧党执政,周邦彦因与新党关系密切而受到排挤,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外任生涯,辗转于庐州、荆州、溧水等地。
  • 创作:词风逐渐转变,开始注重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如《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在羁旅愁思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词境更为沉郁。
  • 影响:外任期间的经历和创作,使周邦彦在地方上积累了一定的文学声誉,其词风的转变也为后来的成熟风格奠定了基础。

京师时期(1098 - 1121年)

  • 经历:哲宗亲政后,新党复起,周邦彦被召回汴京,历任国子主簿、秘书监等职。宋徽宗时,负责整理古乐府,修订词律,在词坛的地位日益重要。但也曾因得罪权贵,被逐出京城。
  • 创作:创作达到鼎盛,词风成熟,格律严谨,语言典雅,善于铺叙。如《兰陵王·柳》,通过对柳的描写,抒发了离情别绪和身世之感,结构复杂,层次分明。
  • 影响:周邦彦成为当时词坛领袖,其词在京城广泛流传,对北宋末年的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格律词派成为当时的主流词派之一,为后世词家提供了重要的创作典范。

晚年时期(1121 - 1126年)

  • 经历:1121年,周邦彦从南京应天府任上退休,不久后病逝于南京。
  • 创作:作品多为回顾一生经历和感慨世事无常之作,风格更加沉郁苍凉,如《西河·金陵怀古》,借古讽今,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影响:周邦彦晚年的作品进一步丰富了其词的内涵,也为词坛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对后世如南宋的姜夔、吴文英等词人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词的发展和演变。

各时期代表作

周邦彦在不同时期有许多代表作,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其赏析:

太学时期

  • 《汴都赋》:这篇赋是周邦彦的成名作。他以宏大的篇幅、华丽的辞藻,详细描绘了汴京的城市风貌、宫殿建筑、朝廷礼仪等,展现出北宋都城的繁荣昌盛,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出色的才华和对国家的赞美之情。

外任时期

  •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此词上片写景,描绘了夏日无想山的清幽景色,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因地处偏远、仕途不顺而产生的苦闷。下片以社燕自比,抒发了漂泊不定的身世之感和对现实的无奈,词风沉郁,情感真挚。

京师时期

  • 《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这首词以柳为主题,借柳抒发离情别绪。词分三叠,层层递进,结构严谨。第一叠写柳色,第二叠写离宴,第三叠写别后情怀,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情感细腻深沉,体现了周邦彦词格律精严、章法多变的特点。

晚年时期

  • 《西河·金陵怀古》:“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这首词化用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巷》等诗,通过对金陵古迹的描写,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忧虑。词中多处使用典故,意境雄浑,笔调苍凉,体现了周邦彦晚年词作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总结

周邦彦一生在文学创作上成就斐然,其经历丰富且仕途波折,具体可总结如下:

周邦彦少年时聪明好学但性格疏散,在当地文学圈未显锋芒。后进入太学,因献《汴都赋》获宋神宗赏识,从太学诸生直升太学正,名震一时。然而神宗去世后,他受新党旧党之争影响,开始了十多年的外任生涯,辗转多地,词风也逐渐转变,更显沉郁。哲宗亲政后,周邦彦被召回汴京,历任多职,在宋徽宗时负责整理古乐府、修订词律,成为词坛领袖,其词格律严谨、语言典雅,影响深远。但他也曾得罪权贵被逐出京城。晚年周邦彦从南京应天府任上退休,不久病逝于南京,其晚年作品风格更加沉郁苍凉,对后世词人如姜夔、吴文英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