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 石墨烯基面上的各向异性蚀刻效应

本文介绍了干法各向异性蚀刻石墨和石墨烯的方法,通过调整蚀刻参数实现精确控制。蚀刻过程导致六边形凹坑的形成,显示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这种方法适用于石墨烯的裁剪,能保持高质量并具有原子级光滑边缘。蚀刻速度与温度、功率和时间有关,通过STM和拉曼光谱表征证实了石墨烯的晶格结构完整性。该技术为制造石墨烯纳米结构和未来的集成石墨烯纳米器件提供了新途径。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书籍:《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
文章:石墨烯基面上的各向异性蚀刻效应
编号:JFKJ-22-1706
作者:华林科纳

在本文中,讲了一种干法各向异性刻蚀石墨和石墨烯的方法,能够通过调整蚀刻参数,如等离子体强度、温度和持续时间,从边缘控制蚀刻,蚀刻过程归因于碳原子的氢化和挥发,蚀刻动力学与甲烷形成一致,这种简单、干净、可控且可扩展的技术与现有的半导体处理技术兼容。
各向异性蚀刻首先应用于石墨,因为它由堆叠的石墨烯层组成,将具有新劈开表面的石墨样品暴露于纯氢等离子体中进行蚀刻,新鲜石墨表面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图1a)显示了许多阶梯状边缘,图1 b和1 c显示了分别用50和100 W的等离子体功率蚀刻后石墨表面的两个典型AFM图像,蚀刻后,石墨表面的形貌特征明显不同——在晶界处形成沟槽,更重要的是,在石墨基面上形成六边形凹坑,这些规则的六边形凹坑在整个晶粒上具有相同的取向,是石墨基面各向异性蚀刻的明显标志,因为石墨晶体具有关于的六重旋转对称性。
蚀刻速度与温度有关(图1d);它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50°C时达到峰值,然后在≈700°C时减小到零,这里的“蚀刻速度”是指石墨基底平面的最大蚀刻速度,由最大的蚀刻六角形坑估算,图1e为不同时间间隔下石墨基面的平均蚀刻速度所示,在相同的蚀刻条件下,它们显示了一个恒定的蚀刻速度,与时间无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蚀刻后SiO 2衬底上单层、双层和多层石墨烯的典型AFM图像如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