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磊给《走出软件作坊》做序中说道,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学的和像的实在不是同一个“我”,读者不可不察。
有一种开发思路,就像使用关系性思路进行开发,首先把第一优先级的,互相关联的功能先设计出来,然后边开发边进行第二优先级的功能设计,这样就保证了设计、开发、测试、文案在同时进行,将串行变成了并行。
对于我们开发软件,平时就要注意客户需求,关注客户行业的变化趋势,经常性的阅读、讨论、思考。
阿朱说:“我平时也喜欢润物细无声地培训、指导、影响,所以经常给员工给老板写不少电子邮件,这次写作,很多内容都来自这些平时地邮件和积累地笔记, 如果没有这些平时地积累,我想要从第一个字写起,一年也写不完。”
开发软件也是一样。我们经常会面对客户各种各样的需求。我们也会经常这么干:客户说一条,我们感觉能编程实现就答应了。就这样修改来修改去,最后发现,有的客户要这样,有的客户要那样,软件不断被改来改去,新签一家客户,老让抱怨,怎么你们软件这么奇怪的操作手法。我们只能干笑:都是根据客户需求来的,我们为了兼容每家客户的需求,所以只能做成这样。这个就类似把杨玉环的脸,貂蝉的鼻子,王昭君的眉都放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看似美人又不是美人的怪胎。说起来是笑话,但经历过这种痛苦的程序员是绝对笑不起来的,因为尴尬自知。所以,我提出来系统性思维,从产业来看,从竞争格局来看,从行业趋势、挑战、机遇来看。有句话叫“流星走过的地方,必留下它的痕迹”。这句话我想说的是:虽然你只能不见森林只见树木,你只能看到每个具体客户的每个具体的很细节的需求,但是当你把4-5年的需求都拿出来过目的时候,你会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和趋势性。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个需求管理系统,建议你还是建立一个。这会让你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高低伸缩自如。
责任感,就能产生领导力,态度、胸怀就能决定是否有团队能让你领导,是否有人追随你自然形成团队。皆在一个心字。
我也喜欢看书,有时候凭兴趣,有时候凭感觉,实在没有书了,就随手有什么书读什么书。
看了阿朱的《懈寄生-帮助过我的那些书那些人》中的启事如下:
(1) 想要深入了解一门技术,阅读源代码是最好最快的方法。
(2) 想去深入理解什么产品,就去找制造这个产品的人写的书。
有两本书可以看看 王玉荣的《流程管理》 和 张亚勤的《软件开发的科学和艺术》,二月河的《雍正王朝》,以及程东升的《华为真相》,《程序员》《财富》。
读书技巧:
(1) 经常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技术的,管理的,业务的。不断梳理,所以我心中的主线、重点、未来趋势、空白弱点,都一清二楚。知道自己的所需,也知道自己的拥有。
(2) 先看书的目录,然后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直接找自己关注的问题答案。看书需要做笔记。
(3) 保持看书的爱好,一本好书在手,经常饭不吃觉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