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电路领域,MOS 管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其烧毁问题一直是工程师们关注的焦点。了解 MOS 管烧毁的原因,对于保障电路正常运行、提高电子产品可靠性意义重大。下面,我们详细剖析导致 MOS 管烧毁的常见因素。
常见故障类型
MOS 管可能遭遇与其他功率器件类似的故障,如过电压致使半导体雪崩击穿、过电流引发键合线或衬底熔化、过热导致半导体材料分解。此外,还有一些特定故障。
导致 MOS 管失效的具体原因
过电压与过电流
MOS 管对过压耐受能力极低,超出额定电压几纳秒就可能损坏。设计电路时,需保守考虑额定电压,抑制电压尖峰。高平均电流会因导通电阻产生大量热耗散,电流过高且散热不良时,MOS 管易因温升过高受损,可通过并联 MOS 管分担高负载电流。
瞬态电流过载
短时间大电流过载会逐渐损坏 MOS 管,且故障前温度变化不明显。
击穿与续流问题
两个相对 MOS 管控制信号重叠会导致同时导通,使电源短路。设置死区时间可降低击穿风险。切换电感负载电流时会产生反电动势,需续流路径,MOS 管体二极管可作续流二极管,但因其反向恢复时间长,可能引发 “短路”。可在 MOS 管周围添加肖特基二极管和快速恢复二极管解决。
栅极驱动问题
栅极驱动电压过高会击穿栅极氧化物绝缘层,超过 +/- 15 V 可能损坏栅极绝缘。栅极驱动不足会使 MOS 管未完全开启,传导时电阻高、功耗大,10 - 15 伏栅极电压可确保多数 MOS 管完全开启。
开关转换与杂散振荡
MOS 管开关过渡期间能耗大,应加快状态切换速度。其输入阻抗高,周围杂散电感和电容会使其高频振荡,导致高耗散,可通过减少杂散参数和使用低阻抗栅极驱动电路解决。
“米勒” 效应
高压快速开关时,MOS 管的 “米勒电容” 会引发问题,漏极电压上升通过米勒电容耦合到栅极,可能导致 MOS 管误开启。使用低阻抗栅极驱动器并钳位栅极电压可降低影响。
对控制器的干扰
射频信号可能通过电容耦合干扰控制电路,使控制器异常,导致 MOS 管错误开启,控制电子设备需有效射频屏蔽并分离电源和控制电路。大电流切换会在电源轨产生干扰,采用去耦、中性点接地和变压器耦合等技术可减少传导干扰。
静电损坏与高驻波比
安装 MOS 管时要采取防静电措施,防止栅氧化层受损。在脉冲系统中,负载阻抗不匹配会导致功率反射,引发设备功耗异常和传输线驻波等问题。
以上对 MOS 管烧毁原因的分析,整合了众多经验,希望能为电子电路设计和维护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工程师们有效避免 MOS 管烧毁问题,保障电路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