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技术]《如何学习》和《精进》的阅读笔记

        最近读了两本书,收获不少。


        分别是《如何学习》和《精进》,有很多值得让人思考的理念和内容。

             


 

        下面摘取一些个人认为值得品味和思考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先来一张思维导图吧,个人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总结归纳方法,通过提炼,有助于更深刻地记住或理解阅读的内容。




首先,关于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技能,除了搞学术研究,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转化为有用的技能。


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才是你真正掌握的东西。而其他的你仅仅只是记住了而已。



关于大脑的基本认识

        大脑是一种奇妙的、分布式的生物计算机,由无数神经元组成并协同工作,它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我们需要遵循它运行的规律编排学习和工作计划,才能更高效地学会某样知识或技能,更快速地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大脑容量足够记住一辈子发生的全部事情,所以不需要担心容量不足的情况,目前还不存在脑容量不足的情况。



关于记忆

        人学会某样知识或技能必须使用大脑的记忆功能。人所接触的每样东西都会保存到大脑中,我们通过特定的神经元去提取它。而提取特定记忆的神经元就像肌肉,会越锻炼越强大,产生了“用进废退”的现象——大脑是越使用越强大的。


        人记住的每件事物,都会保存在大脑中。从你记住某件事物开始,大脑就开始不停地对该信息进行处理。遗忘的过程实际上是你的大脑自动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筛选和计算,抽象出某些重要的部分,淡化不重要的。通过这样,人才可以不断地接受和处理新的信息——记忆本身也是会不断地被大脑处理和修改的,所以久远的记忆通常会发生偏差。


        遗忘并不是该项内容从大脑中消失掉了,实际上它还在你的大脑中,而是你提取记忆的索引找不到了。


        遗忘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寻的,可以参考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一个人学习完某样知识,如果不去复习,过了一个月左右学习效果将只剩下20%。因此经常复习和回顾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注解: 所以记忆/学习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


        同理,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时间节点有节奏地复习,有助于更好地记住知识。



         为什么参加工作的成人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普遍会比较慢?而且参加工作越久,该现象越明显。


         这也许是原因之一。


        在学校中,通常课程的编排、学习任务的布置,大部分都是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设计的。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特定的复习和回顾,有助于更高效地记住学过的内容,不知不觉中,就学到并掌握了许多新的知识。


        而参加工作之后,由于工作任务的繁重,就很难有效地进行学习,即使主动去学习,通常也没有意识到需要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编排学习计划。造成学习效率低下,不容易学会或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刚刚参加工作的人,有可能延续之前在校园中的学习习惯,所以学习效率相对还比较高。而参加工作越久,离校园越远,学习习惯都变了,效率通常都不高。



注解:由于有遗忘的存在,适度的过度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关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几个做法:

       长时间分段学习,比短期内集中学习效率高。

       ——所以考试前突击复习临急抱佛脚,通常效果不会十分理想。

       

       经常更换不同的学习场所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记忆效果也是受周边环境影响的。

       

        考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记忆方法。

        ——所以不要畏惧和逃避考试,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可以促使人更努力学习。另外,在没准备下先进行考试,然后再学习,记忆的效果会变得非常好。


        记住一些形象的内容,要比记住一些抽象的概念更容易。

        ——可以给抽象事物赋予更形象的解释,例如采用谐音法、联想法等常用有效的记忆方法。


        分段交替的练习和学习,会更容易记住知识。

        ——交替练习并不是频繁的切换,最小单位时间应该大于2小时。


        打个盹儿/短暂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大脑的运行效率。

        ——同理5-45分钟的午睡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长了大脑有可能会进入深度睡眠,反而影响了运行。




注解: 个人认为,关于某样材料的记忆:   看一遍 < 读一遍 < 抄一遍  <<  背诵/默写一遍  <  考一遍 < 传授一遍


        除了对知识的记忆和学习,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演练同样很重要,有助于把知识更好地转换成为技能。对知识的演练/训练有三种比较好的办法:

        写作式训练 —— 可以通过写心得、技术积累、总结等方法把学到的知识重新归纳和梳理一遍,以达到更好的转化效果。

        游戏式训练 —— 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知识的融汇贯通。

        设计式训练 —— 通过设计解决实际问题,而达到良好的转化效果。


关于大脑的运算问题

       大脑有两种运行模式:发散思维和专注思考。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大脑可能需要多次发散和收敛思考,这两种模式的切换通常不太轻易。


       过多的发散思考不容易深入分析问题,过多的专注思考很容易“钻牛角尖”。我们需要一些做法和措施来保证这两种模式来回切换的顺畅。在长时间专注于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短暂的休息,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关于潜意识

       大脑在无时无刻计算着,即使你已经离开了工作或学习的环境,它一刻不停地对之前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潜意识作用的典型现象。


       在专注思考达到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后,潜意识也开始发挥它的作用。在这种状态下,走路、处理生活事务、吃饭、睡觉,大脑都在一直为你面临的问题做运算。很多突发的灵感和想法,也随之而来。


        灵感跟解决方案,并不是突然就冒出来的,它是建立在你之前专注思考和学习的基础上的。


注解: 用足够多的知识和资料来喂养你的潜意识,让它来帮你工作。



关于感知学习

       大脑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记忆和学习某样事物的。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学习,人就可以获得某些普通人不具备的感知能力。通过这些特殊的感知能力(专业直觉),人就可以快速地应变及处理问题。


        例如:有经验的飞行员能一眼就看出飞机的仪表盘数值不正确,有经验的工程师能快速定位故障,专业的程序员能很快地找到程序中的BUG....


注解:《异类》中提到过一万小时造就专家/天才理论。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的人,具备很多在这个领域中,普通人不具备的素质。10000小时,平均每天专注投入2-3小时,即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10000小时只是大体的数值,根据领域的不同,有可能需要更长/更少的时间。


很多人听到这个数字可能会想,如果我每天投入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是否可以缩短这个过程?投入双倍或更多的时间,确实有可能稍微缩短这一过程,但这个总体的时间并不会缩短一半,详细可以再仔细思考“学习方法”这一块的内容以及大脑工作的规律。




关于时间的利用问题

       时间是一样非常公平的东西,一个人无论出身背景财富如何,一辈子大体也只能拥有那点差不了多少的时间。要合理、充分地利用它,使它发挥最大的价值。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