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OTG全称为“On-The-Go”,是指一种USB接口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连接和数据传输。OTG接口允许一个支持OTG的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 作为主机端,连接到其他USB设备(如闪存盘(U盘)、键盘、鼠标等);将U盘插入电脑,U盘为从机端,电脑为主机端。
- 作为从机端,实现数据传输、文件共享等功能。
- 此外,OTG接口还可以通过USB OTG线实现对其他设备的供电。
硬件接线
USB2.0
USB连接器包含四条线:
- 2条用于供电(VBUS和GND),VBUS提供5V电源,电流可达500mA;
- 2条用于USB数据传输(D+, D-),D+和D-为双向信号线,信号传输速率为12Mbps(83ns)。D+和D-信号电平为3.3V
USB2.0 OTG
有5条线。
- 2条用来传送数据(D+和D-);
- 1条电源线VBUS;
- 1条是接地线GND;
- 1条是ID线。用于检测是设备端还是主机端,当OTG设备检测到ID先为低电平(接地)时,表示自己是主机侧,检测到高电平(或pin悬空)时,表示自己是设备端。具体需要拉高到多少伏电压CPU才认为是设备端,则要看具体核心板的参数要求。
OTG设备的初始功能是通过定义连接器来实现的。OTG定义了一个叫做MiniAB的袖珍插孔,他能直接接入MiniA或者MiniB插口,MiniAB有一个ID引脚上拉至电源端,MiniA插头有一个与地连接好的ID(R < 10欧姆),MiniB插头有一个与地连接的开路ID引脚(R > 100K欧姆),当2个OTG设备连接到一起的时候,MiniA插头卞的ID脚会注入一个0状态,MiniB插头边的ID引脚为1,ID为0的OTG设备默认为主机,ID为1的OTG设备默认为从机。
USB 3.0
首先是前4根,也就是向下兼容的USB2.0部分。因为USB2.0传输的是半双工的差分信号,所以传输数据需要至少3根线——D+/D-/地线(上行下行共用两根数据线),再加上正极供电的红线,一共4根。
之后的5根才是USB3.0的高速数据传输线,因为USB3.0传输的是全双工差分信号,所以需要两对数据线和一根屏蔽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