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七:配置OSPF和配置NAT

预习报告部分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单区域 OSPF配置方法
掌握 OSPF优先级的配置方法
掌握 OSPF Cost的配置方法
掌握 OSPF路由选择的方法
掌握多区域 OSPF的配置方法
掌握  Basic NAT的配置方法
掌握  NAPT的配置方法
掌握  Easy IP的配置方法
掌握  NAT Server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由IETF开发的连路状态,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协议。使用DIJKSTRA的最短路径算法。
 ospf工作过程概述;以下四步也叫收敛过程,用时为收敛时间。
 --寻找邻居:以组播地址224.0.0.5 发送HELLO报文(第一个Hello包是广播)
 --建立邻居关系:写如邻居表中。2WAY状态。 
 --链路状态信息传递:
 --计算路由
OSPF包类型:Hello(Hello(10s)和Dead时间(4倍Hello时间)、Area ID、认证类型和认证密钥、Stub Flag。这4点必须匹配。)、DBD(数据库描述报文)、LSR、LSU、LSAck。还有RID不能相同。
OSPF组件:三表一库一棵树
1.邻居表。2、拓扑表。3、路由表。4、LSDB。5、SPF Tree。
RIP算法:BellMan-Ford
OSPF:Dijikstra。
RIP、OSPF的Network命令不是简单宣告网络发布路由,而是宣告哪个接口发送接收Hello=包。
Full mesh(没有DR/BDR)邻接关系数R=n(n-1)/2,n为路由器数量。
DR/BDR邻接关系数R=2*(n-2)+1。
 网络类型有:
  -- 点到点
  --广播型
  --非广播型
  --点到多点
 在广播型网络中,由于每个路由都会广播邻居关系,与相接的路由都建立邻居关系。这样会消耗好多资源来维护邻居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选出DR(指定路由器)和   BDR(备份指定路由器) 选出DR后,广播中的路由器只与DR和BDR有邻居关系,只与DR相互交换链路信息以实现区域内路由信息的同步。DR是负责收集信息和向其他提供信息的。当DR出现问题的时候,BDR就会立即起来代替DR工作。
 5.1 DR和BDR的选举(广播和NBMA)
   --接口优先级(默认为1)最大的为DR,相同时则以router ID 大的为DR ,第二大的为BDR。手工指定优先于自动选举(本地Loopback最大地址,不论此地址是否参与OSPF进程,端口必须是up/up)。优先级为0不参与选DR/BDR举。先选举BDR再选择。
使用更高的Loopback地址修改的RID。必须重启路由器方可生效。清除进程是无效的。
 在邻居之间发送LSA信息来更新链路信息。LSA信息进行四次握手,如没收到回复(超过RTO)则会重传(具备超时重传机制)。协议包具备序列号(序列号大为最新),重复包不处理。LSA更新的时候携带子网掩码,支持VLSM。触发更新或每隔30分钟更新(ospf flood)。 
 OSPF协议具备的优势:
 .ospf 区域的路由器对整个网络的拓扑有相同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就不会出现环路现象。
 .当网络结构变更时,所有路由器都能迅速获得变更后的网络拓扑结构,选择最佳路径。
 由于引入了Router ID的概念,OSPF区域内每个路由的行为都很好地被跟踪。
  . 使用算法计算路由,路由选择与网络能力直接挂钩,选路更合理
  . 采用多种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准确性,确保每个路由器网络信息同步,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网络资源浪费。


实验任务一组网如图12-1所示。本组网模拟单区域OSPF的应用。RTA、RTB分别是客户端 ClientA和ClientB的网关。RTA设置loopback口地址1.1.1.1为RTA的Router ID,RTB设置loopback口地址2.2.2.2为 RTB的Router ID,RTA和RTB都属于同一个OSPF区域0。RTA和RTB之间的网络能互通,客户端ClientA和 ClientB能互通。

实验任务二组网如图 12-2所示,由2台 MSR3020(RTA、RTB)路由器组成。本组网模拟实际组网中 OSPF的路由选择。RTA设置loopback口地址1.1.1.1为 RTA的Router ID,RTB设置 loopback口地址 2.2.2.2为 RTB的Router ID,RTA和 RTB都属于同一个OSPF区域0。RTA和RTB之间有两条链路连接。

实验任务三组网如图 12-3所示,由3台 MSR3020(RTA、RTB、RTC)路由器、2台PC(ClientA、ClientB)组成。本组网模拟实际组网中多区域 OSPF的应用。RTA和RTC分别是客户端 ClientA和ClientB的网关。RTA设置loopback口地址  1.1.1.1为RTA的Router ID,RTB设置loopback口地址2.2.2.2为 RTB的Router ID,RTC设置loopback口地址 3.3.3.3为 RTC的  Router ID。RTA和RTB的G0/0口属于同一个OSPF区域  0,RTB的  G0/1口和RTC属于同一个 OSPF区域1。RTA、RTB和 RTC之间的网络能互通,客户端 ClientA和 ClientB能互通。

实验组网如图14-1所示,由2台 MSR3620(RTA、RTB)路由器、2台S5820V2(SW1、SW2)交换机、3台PC(Client_A、Client_B、Server)组成,互连方式和 IP地址分配参见图 14-1。
Client_A、Client_B位于私网,网关为 RTA,RTA同时为NAT设备,有1个私网接口(G0/0)和 1个公网接口(G0/1),公网接口与公网路由器  RTB互连。Server位于公网,网关为RTB。
本组网模拟了实际组网中涉及的几种 NAT主要应用。Easy IP配置最为简单,一般用于拨号接入互联网的场合;Basic NAT不如NAPT普及;NAPT可以提高公网  IP的利用效率,适用于私网作为客户端访问公网服务器的场合;NAT Server则用于私网需要对公网提供服务的场合。
配置NAT:
为了解决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IEIF提出可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
NAT是将私有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去访问网络;还可以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Basic NAT 是最简单的一种地址转换方式。只对数据包的IP层参数进行转发。

三、实验内容:
实验任务一:单区域 OSPF基本配置
实验任务二:单区域 OSPF增强配置
实验任务三:多区域 OSPF基本配置
实验任务四:Easy IP配置
四、实验所用设备:
路由器、PC机、交换机,H3C实验软件


实验报告部分
一、实验步骤:
实验任务一:单区域 OSPF基本配置
步骤一:配置物理连接并修改PCA和PCB的ip地址(10.0.0.1/24和10.1.0.1/24)和默认网关(10.0.0.2和10.1.0.2)
步骤二:在路由器上配置接口 IP地址


步骤三:检查网络连通性和路由器路由表


步骤四:在 RTA和RTB上配置OSPF


步骤五:在RTA上查看路由器 OSPF邻居状态

步骤六:在RTA上查看路由器的 OSPF路由表

步骤七:在RTA和RTB上查看路由器全局路由表,并检查网络连通性


实验任务二:单区域 OSPF增强配置
步骤一:配置物理连接

步骤二:在路由器上配置 IP地址、OSPF


步骤三:在RTA上查看路由器 OSPF邻居状态和路由器 OSPF路由表


步骤四:在 RTA和RTB上查看路由器全局路由表


步骤五:在RTA的G0/0接口上增加配置 ospf cost 150

步骤六:在 RTA上查看路由器 OSPF路由表

步骤七:在 RTA上查看路由器全局路由表

步骤八:在RTB的G0/0上修改接口优先级为 0

步骤九:在路由器上重启 OSPF进程


步骤十:在 RTA上查看路由器 OSPF邻居状态


实验任务三:多区域 OSPF基本配置
步骤一:配置物理连接并修改PCA和PCB的ip地址(10.0.0.1/24和10.1.0.1/24)和默认网关(10.0.0.2和10.1.0.2)
步骤二:在路由器上配置IP地址、OSPF

步骤三:在 RTB上查看路由器 OSPF邻居状态

步骤四:在RTA、RTB、RTC上查看路由器 OSPF路由表

步骤五:在RTA、RTB、RTC上查看路由器全局路由表

步骤六:检查网络连通性


实验任务四:Easy IP配置
步骤一:
配置物理连接并修改PCA和PCB和Server的ip地址(10.0.0.1/24和10.0.0.2/24和198.76.29.4/24)和默认网关(10.0.0.254、10.0.0.254和198.76.29.1)
步骤二:配置IP地址、路由


步骤三:检查连通性

步骤四:配置 Easy IP
步骤五:检查连通性

步骤六:在 RTA上检查NAT表项


步骤七:Server不能ping通 Client_A

步骤八:在 RTA上删除Easy IP相关配置


二、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如上步骤所示,实验数据与预习阶段的内容相符合,且都符合实验预期。
三、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OSPF路由协议和NAT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成功配置了OSPF路由协议和easy NAT,实现了路由器之间的动态路由以及私有网络访问公共网络的功能。同时我们也深入理解了OSPF路由协议原理与实施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实验结果表明,OSPF协议能够实现路由器之间的动态路由学习,而NAT技术可以解决IPv4地址短缺问题,并实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四、总结及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实践了计算机网络中OSPF路由协议和NAT技术的配置与应用,我们掌握了如何使用命令来查看路由表,了解了路由项中要素的含义,掌握了OSPF的工作原理,也熟悉了OSPF的基本配置命令。我学会了对单区域 OSPF及增强的基本配置和多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并且通过实践发现在进行实验二时会发生地址冲突,需要修改端口的ip地址。在本次实验中,我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 10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