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电容的分类与区别

目录:

一、铝电解电容的分类

二、代码识读与零件号确定

1、台系立隆代码识读

2、日本尼吉康代码识读

三、铝电解电容的区别

1、普通型铝电解电容特点

2、固态铝电解电容特点

3、固液混合铝电解电容特点

4、总结

四、低ESR对铝电解电容的意义

五、低温对铝电解电容的影响


一、铝电解电容的分类

进入立隆官方网站后,可以看到铝电解电容大致可分为:普通型电解电容(引线型、阻燃型、基板自立型、螺栓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固液混合铝电解电容

图1.1 立隆铝电解电容分类

实物图如下:

图1.2 普通型铝电解电容

图1.3 固态铝电解电容

蓝色电容固态钽电容器较高电容值和较低ESR适用于高频和高温环境
红色电容固态陶瓷电容器较低电容值和较低ESR适用于低频和低成本应用

图1.4 固液混合铝电解电容

二、代码识读与零件号确定

1、台系立隆代码识读

官网:http://www.lelon.com/

以VZH系列-贴片型铝电解电容器为例说明,本系列特点:105℃、2k~5k小时寿命,具有极低阻抗(电子元件-电容六、电容的ESR与常用计算),符合AEC-Q200指令(车规级)。

下图解读为VZH系列68uF/6.3V电容器。

零件号:VZH681M0JTR-0810,规格书

2、日本尼吉康代码识读

官网:https://cn-nichicon.com/

图2.2.1 尼吉康标示(绿色框)

图2.2.2 编码方式

以上图蓝色框内最右边的电容为例说明:

I1:批号,470E:47uF/25V,CD:系列号。那么零件号:UCD1E470MCL1GS,规格书

三、铝电解电容的区别

名称电解液导电聚合物

压力阀(顶端刻缝),又称防爆阀

普通型电解电容器含有含有
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含有
固液混合铝电解电容器含有含有

1、普通型电解电容特点

Chip type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s:贴片型铝电解电容。

1)容量大,温度范围宽。

2)价格低。

3)频率特性较差。因为电解质具有一定的电导率,导致电容器在高频环境下出现能量损耗。

4)寿命相对较短,一般在几百小时到几千小时之间。电解质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分解,直接导致其性能下降。

普通型铝电解电容器可能发生几微秒的暂时性介质击穿,因而在纹波很大或有瞬变电压的电路里,应该使用固体铝电解电容器。 

2、固态铝电解电容特点

Conductive polymer aluminum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导电聚合物铝固态电容。

1)没有电解质,不用担心泄露,温度低时活性下降。

2)由于没有电解液,几乎没有自愈合能力。

3)ESR较低。

4)高稳定、寿命长、价格高。

3、固液混合铝电解电容特点

Conductive polymer hybrid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s:导电聚合物混合铝电解电容

1)ESR较低。

2)由于铝箔内含有电解质,可自我修复。

3)高稳定、寿命长、价格高。

4、总结

固液混合铝电解电容融合了普通型电解电容与固态铝电解电容的双重优势。它不仅具备普通型电解电容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修复因电解质老化或杂质积累造成的性能下降,而且继承了固态铝电解电容在低温环境下活性不易明显降低的特点,确保了电容在各种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低ESR对铝电解电容的意义

由于电容兼具充电与放电的功能,因为ESR的存在,电容必然产生热量,普通型电解电容影响最大。从散热方面考虑,电容离开发热元件较远,其寿命将大大增加。有关电容寿命的计算移步:电子元件-电容6、电解电容的寿命计算

五、低温对铝电解电容的影响

低温将使电解质活性下降,甚至凝结,故对普通型电解电容影响最大。其次为固液混合铝电解电容,致使其容量下降。但对固态铝电解电容没有影响。


无知(没有认知)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一种罪,盲目的努力也是在消耗生命,资源、选择与方法比努力更为重要。觉得不错,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哦!

内容概要:文章详细探讨了数据连接性和云集成在增强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A)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了从分布式到集中式架构的技术演进,解释了域集中式和中央集中式架构的优势,如远程软件升级(OTA)、软硬件解耦等。其次,阐述了云平台在远程软件更新、数据存储分析等方面的支持作用。接着,强调了数据连接性在实时通信、低延迟决策、多模态传感器融合以及工业物联网集成中的核心作用。此外,讨论了云集成在个性化服务、AI助手、自动驾驶训练仿真、预测性维护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对这一领域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5G-A/6G、边缘计算AI大模型的融合。 适用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从业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到集中式的演进过程及其带来的优势;②掌握数据连接性和云集成在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的具体应用和技术细节;③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支持规范;④探索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变革。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深入解析,还结合了实际应用案例,如特斯拉、蔚来、中联重科、约翰迪尔等企业的实践成果,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数据连接性和云集成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文中提及的政策法规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爱上电路设计

你的鼓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