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视觉原理之深度暗示(即立体感)

本文探讨了产生深度暗示的两种主要方式——心理深度暗示和生理深度暗示。心理暗示包括视网膜像大小、线性透视和遮挡物体等,而生理暗示涉及单眼和双眼立体视觉,如焦点调节、单眼移动视差和双目视差。这些机制共同帮助我们构建三维空间的理解,为3D视觉技术提供了基础。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总结了产生深度暗示(即立体感)的几种情况。产生深度暗示主要有两种:心理深度暗示和生理深度暗示。

心理深度暗示主要由平时的经验积累获得。即使用单眼观看也会使人有3D效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视网膜像的大小。我们通过后天学习已经确知一个物体大小时,可以通过判断看见该物体的大小来粗略估计它的远近。线性透视。景物随着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可以估计它的远近。例如,道路两旁的灯和房屋越远越小。如图所示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被遮挡的物体感觉离得远一些。

心理深度暗示的种类较多,在此不逐一例举。生理深度暗示包括单眼立体视觉暗示和双眼立体视觉暗示。
单眼立体视觉暗示包括有两种:焦点调节和单眼移动视差。
焦点调节指人在观看比较近的物体(10m以内)时,通过人眼睫状肌的收缩从而使物体清晰成像的同时,大脑会计算出物体的距离(如图所示)。单眼移动视差是指观察者移动的时候,与观察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观察者眼中的运动速度不相同,从而可以得到物体的前后关系。 双眼立体视觉暗示主要利用的是人的两眼在观察同一物体的时候成像的不同来获得物体的前后关系。由于左眼看到物体左边多一点,右眼看到的物体右边多一点,因而形成了视觉上的差异,即双目视差(如图所示)。双目视差是获得深度信息的生理基础。当前的3D系统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该原理进行成像。换句话说,就是分别让左眼和右眼在同一时间看到不同的图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备注:
点击下面链接,进入奥比中光开发者社区,了解更多3D视觉技术信息:
https://developer.orbbec.com.cn/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奥比中光开发者社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