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系统中,有一些特殊的进程悄无声息地运行在后台,如同坚实的基石支撑着整个系统的运转。它们就是众所周知的守护进程(Daemon)。本文将为你揭开守护进程的神秘面纱,探讨它们的本质特征、创建过程,以及如何重定向它们的输入输出。通过C++代码示例,你将领略到守护进程背后的编程哲学。
一、守护进程简介
守护进程顾名思义,就是在系统后台默默守护的进程。它们通常在系统启动时创建,并一直运行至系统关闭,生命周期非常长。常见的守护进程包括cron调度器、SSH服务器(sshd)、Redis数据库、Nginx Web服务器等。
守护进程有两个主要特点:
- 在后台运行,没有控制终端。因此内核永远不会为它们生成任何与终端相关的信号,如SIGINT(中断)、SIGTSTP(停止)等。
- 不受父进程影响。当创建守护进程时,会让出与父进程的关联,成为一个独立的进程组。
根据这一特性,某些守护程序会将SIGINT和SIGHUP信号视为一种通知机制。
如果守护程序接收到这两个信号,这通常意味着信号是由用户或服务本身触发的。
例如,在nginx中,当我们执行nginx -s reload命令以热更新配置文件时,实际上是向nginx的主进程发送了一个SIGHUP信号。
此外,在Linux系统中,也有一些特定的守护进程以线程的方式运行,例如pdflush,它会定期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刷新到磁盘。
守护进程本质上是一个孤儿进程,其父进程在执行fork()之后会立即终止。因此,守护进程最终会被init进程所收养。同时,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