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credit和评价体系

       毕业至今,一直在一个国内的通讯公司干活。虽说时间不长,但也深刻感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正如有人评价中国历史的时候,用了暴政塑造暴民,而暴民又更加催生暴政,来总结国民性产生的根源。
       企业的制度也是一样。以我所在的公司为例,假设同样的两个人,A,B进公司,当然,任务不可能是一样的,A的特点做事认真,仔细,体现在编出来的程序Bug少,B的特点就是快速的开发出软件(完成任务),但由于如此,Bug单比较多;如果你知道这里的具体情况,你当然会认为A要比B做得好; 但是在公司现有的管理水平下,事情不是这样,领导会觉得A磨洋工,做事效率低,速度比B慢; 第二,领导会认为A的任务难度小(毕竟实际中领导不可能知道每个模块的工作量),所以Bug少;所以,在实际中,不知不觉情况就是落后排挤进步,最后A由于得不到应有尊重和待遇,最终要么离开,要么也向B学习其开发方法,已获取领导注意!
         在实际工作中,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而这也是导致我们的工作总是在找Bug,改Bug,引入新Bug,周而复始的原因。由于这样,最后导致的就是我们产品的质量状况不佳,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把事做对;再想为什么没有开始作对?是因为我们缺乏把事情一次就做好的外部环境,以及正确的管理激励机制。 这也是管理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大多数国内IT企业的通病了。
        从公司管理机制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上面这个被大多数人都认可的结论。不过换句话说,A除了离开和向B学习以外,还有别的出路吗?易卜生张扬的是女性追求自由,实现自我价值的深刻主题,因此娜拉作为一个衣食无忧的小妇人,毅然离家出走。当然娜拉出走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鲁迅就这一点写过著名的《娜拉出走以后》,得出的结论是她要么堕落,要么回归。在当前环境中,如果A离开的话,很大概率会进入一个很类似于现在公司差不多的环境中,怎么办,继续离开?这不又陷入了暴政和暴民的怪圈?
    当前的环境下,劣币驱逐良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个人的成绩和能力一定要正式组织中领导的肯定才能算数吗?你写的每一行代码,每个邮件和每篇文档,都是你的能力的体现,也都是你的credit。不是只有外界的肯定才是提升的动力,这本来就是一个内外双方互动的事情。即使在不利于自己的环境中,也应该努力的提升自己,最后即使在这个环境中得不到上级的认同,只要能力得到了提高,换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也是很容易的。
    这就涉及到评价体系了,评价体系应该不仅仅包含外界对你的评价,自我定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古来圣贤皆寂寞,很多伟人在未成名之前获得的评价都是比较低的,即使是从事技术之人,盖茨和保罗.艾伦都是退学生。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内部的评价机制了,尤其是外界的评价有些偏颇的时候,更为重要。
    不由想起历史上的一个人--王阳明。这也是一个颇富争议的角色,有人对其推崇备至,连住的地方都改名叫阳明山。有人却将其批的体无完肤,称之为极端唯心。
   其实看看他的经历就会明白其思想根源,他二甲进士出身,26岁进入国家中央机关工作,担任兵部主事,本人也确实才华出众,颇受赏识。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过自古冰炭不同炉,得罪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宦官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县去做邮电局局长兼招待所所长。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一下子都经历了。可能他自己都怀疑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估计当年袁崇焕被押赴刑场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情。经过一路苦思,在失落和苦闷的刺激下,思想发生了超脱,不管你外界的评价如何,我就是我,别人的看法对我有什么影响—心外无物,这就是龙场悟道。这四个字,也是他一直受批驳的理由。  后人可能曲解了他的意思,或者是为了在历史上也找到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的靶子而故意这么做。
    另外有句名言,其实和这个差不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