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矢网测试PCB走线的特性阻抗

在RF领域,是以50欧姆为基准,但是实际上加工出来的微带线阻抗往往会偏离50Ω,即使要求板厂进行阻抗控制,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最后成品阻抗值到底是多少呢?邓小平同志说的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事物都得实测了才能知道。

平时打样简单的PCB时,可以画一条微带线(如图)简单检测一下板厂加工与SI9000计算的阻抗差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理论仿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我们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设置为40Ω,求解频率从300M~2GHz。仿真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与横轴的两个交点的阻抗值分别是32Ω和50欧姆。

接下来,我们将传输线的阻抗值改成30Ω,再来看看smith圆图轨迹如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与横轴的两个交点的阻抗值分别是18Ω和50欧姆,且圆图的轨迹变大了。

简单观察一下,发现:
1、无论传输线的阻抗如何变化,其圆图轨迹与横轴的交点阻抗必有一个是50Ω;
2、传输线与交点阻抗之间的关系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理论分析

显然以上的阻抗关系式不是巧合,是必然存在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怎么解释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传输线输入阻抗的关系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d= λ/4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善于思考的同学可能会问:你这个公式和你上面的猜想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1、不同的频率对应着不同的波长,对于一定物理尺寸的传输线,总有一个频率点对应,使其为λ/4,那么此时该频率点一定与横轴相交。所以扫频的用处就在这里

2、为什么与横轴的交点总有一个是50欧姆?我们假设传输线的长度无限短,那么从传输线的一端看进去的阻抗就会无限逼近50Ω,所以一定有个交点是50欧姆。

3、基于以上两点,和λ/4阻抗变换器的公式,我们就很容易的可以得到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三、实际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测试结果来看,smith的圆图轨迹确实是一个圆,可能因为介质损耗,导致该圆圆心下移。

从图上的mark点,我们可以大致推算该PCB 板的微带线的阻抗是√(37*50)=43Ω

<think>好的,我需要回答用户关于如何使用TDR测试来检PCB线阻抗连续性的问题。首先,我得回顾一下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确保回答准确。 根据引用[1],TDR的工作原理类似于雷达,通过发送阶跃脉冲并分析反射信号来检阻抗变化。引用[4]提到TDR发送短脉冲信号,量反射时间和特征来判断阻抗和位置。接下来,引用[2]详细说明了TDR在PCB阻抗测试中的应用,包括校准和连接注意事项。引用[3]则强调了解决阻抗不连续问题的改进措施。 现在需要将TDR测试步骤分解清楚。首先,测试前准备,包括校准设备和设置参数。然后连接DUT,发送脉冲信号,捕获反射波形。分析波形中的反射点,计算阻抗值,定位不连续位置。最后生成报告并优化设计。 需要注意用户可能关心的细节,比如如何校准设备、参数设置的标准、如何解读反射波形等。同时,结合引用中的信息,比如校准的重要性(引用[2]),以及如何通过仿真和测试工具解决问题(引用[3])。 可能还需要提到常见问题,比如校准不当导致误差,线长度影响测试结果,以及多次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些内容可以增加回答的实用性。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说明,并引用相关资料支持每个步骤。同时,生成相关问题,帮助用户进一步了解TDR测试的其他方面。</think>### TDR测试PCB线阻抗连续性检方法 TDR(时域反射计)通过分析反射信号检PCB线阻抗连续性,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 一、测试原理 1. 发送阶跃脉冲信号到被线 2. 当遇到阻抗不连续点时产生反射 3. 根据反射系数计算阻抗值: $$ρ = \frac{Z_L - Z_0}{Z_L + Z_0}$$ 其中$Z_0$为源阻抗,$Z_L$为被阻抗[^1][^4] #### 二、操作步骤 1. **测试准备** - 校准TDR设备(开路/短路/负载校准)[^2] - 设置测试参数: - 脉冲上升时间(通常<35ps) - 采样率(≥40GSa/s) - 测试带宽(≥20GHz) 2. **连接被电路** ```text TDR设备 → 同轴电缆 → SMA连接器 → PCB测试点 ``` 注意保持连接器阻抗匹配(推荐使用3.5mm或1.85mm接头) 3. **信号采集与分析 - 捕获反射波形(时域响应曲线) - 识别异常反射点: - 正向偏移:阻抗升高(如线变窄) - 负向偏移:阻抗降低(如焊盘过大) 4. **阻抗计算与定位 - 通过时延计算故障距离: $$D = \frac{v·Δt}{2}$$ ($v$为信号传播速度,FR4基板约6in/ns) - 典型阻抗容差控制±10% #### 三、关键注意事项 1. **校准验证**:每次测试前使用标准阻抗条验证系统误差 2. **去嵌入处理**:消除测试夹具带来的寄生影响 3. **差分测试**:使用差分TDR检差分对阻抗 4. **数据对比**:将实线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3] #### 四、测试结果解读示例 ```text | 位置 | 时间(ns) | 阻抗(Ω) | 异常类型 | |------|----------|---------|---------------| | 15mm | 0.25 | 48.6 | 过孔阻抗下降 | | 82mm | 1.36 | 53.2 | 线宽度变化 | ``` #### 五、常见问题处理 1. **校准误差**:定期清洁连接器,使用扭矩扳手(推荐8in-lb) 2. **线长度**:测试线长应满足: $$L > \frac{tr·v}{2}$$ (tr为上升时间) 3. **多次量**:建议至少3次量取平均值 通过TDR测试可精确检$±1mm$范围内的阻抗突变,帮助定位过孔、连接器、线宽度变化等引起的阻抗不连续问题[^3]。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