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负载获得最大传输功率的条件。
2. 了解电源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及过程(实验原理、主要内容及操作步骤)
- 原理说明:
根据数学求最大值的方法,令负载功率表达式中的RL为自变量,P为应变量,并使
即可求得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当满足RL=R0时,负载从电源获得的最大功率为:这时,称此电路处于“匹配”工作状态。
- 实验设备准备:
- 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 按图9-2接线,负载RL取自元件箱HYDG05的电阻箱。
- 按表所列内容,令RL在0~500Ω范围内变化时,分别测出UO、UL及I的值,表中UO,PO分别为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和功率,UL、PL分别为RL二端的电压和功率,I为电路的电流。在PL最大值附近应多测几点
操作步骤:
1将10V稳压电源与R0=100Ω的电阻串联,此电阻作为电源的内阻。
2在电路依次串联RL=25、50、75、100、125、250、300、350、1000Ω的电阻,此电阻为电路的负载。
3用电压表并联在RL俩端,测量其俩端的电压,并填写到表中。
4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的I,并将结果填写到表中。
5将U0换成15V;RO换成300Ω,重复步骤2~4;
6计算P0=(UO✖I)和PL=(UL✖I),将结果填入表中。
三、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注意:由于实验室电阻箱出现损坏现象,不便于改变RL电阻值,因此我们的实验数据为仿真软件所做出来的实验结果。
(可以从图中看出接入电阻箱电路电流为0,将电阻箱短路有电流,故为电阻箱损坏)
2仿真软件所测数据如下: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条件为:RL=R0;
仿真软件实验图如下: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条件为:RL=R0;
3整理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两种不同内阻下的下列各关系曲线:I~RL,UO~RL,UL~RL,PO~RL,PL~RL
- U0=10V R0=100Ω时:
I~RL UO~RL
UL~RL PO~RL
PL~RL
- U0=15V R0=300Ω时:
I~RL UO~RL
UL~RL PO~RL
PL~RL
五、预习思考题
- 电力系统进行电能传输时为什么不能工作在匹配工作状态?
答:当电路处于匹配工作状态时,电源的效率只有50%,电能传输应该要高效率送电,最好实现100%的传给负载,因此电力系统进行电能传输时为什么不能工作在匹配工作状态。
- 实际应用中,电源的内阻是否随负载而变?
答:会;因为负载变化会导致电池温度产生变化,一般温度越高内阻越大。
- 电源电压的变化对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有无影响?
答:无影响,只要负载等于电源内阻即可实现最大功率传输。
六、心得体会及其他
答:1当在实际实验时测不出电流时,要考虑电路中设备损坏问题,通过将其短路测试;
2若数据实在不好处理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验;
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条件为:RL=R0;
4实际实验中,电源内阻是会随着负载变化的,所以实际测量时,取得最大功率的电阻可能不是最初的值。
5实验过程并不是一切顺利,或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的老旧或精确度的不足或是有些实验仪器的损坏,导致实验数据有偏差,此时就需要我们细心分析结果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对比分析,重复实验得出结果,从而做出适当调节。
6我们可以让电路处于匹配状态使得其功率最大,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要这样,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电源效率只有一半,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一样处理方法,不能片面考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