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角度看后台开发

本文从游戏开发的角度出发,对比了传统的瀑布模型与迭代模型,强调了游戏开发中敏捷开发的重要性。文章讨论了游戏后台架构的特殊性,包括实时交互、多人互动体验等方面,并介绍了接入层、逻辑层、通讯层和数据层的设计要点。接入层处理网络问题和访问权限,逻辑层关注玩家状态控制,通讯层追求高性能和稳定性,数据层则采用SQL或NoSQL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文章最后指出,游戏后台开发不仅要关注技术,还要理解游戏业务和运营需求。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开发方法简述

首先需要提到的是产品的开发模式(当然开发方式不仅限于后台),从前传统行业的项目或产品按顺序贯穿需求分析、业务建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集成测试、上线等等过程,系统分析设计的时间占项目总周期的60%可能更多,基本上到详细设计已经差不多是伪代码了,而且正式上线后功能会保持稳定,后续的版本变化的周期也相比漫长。这种方式也就是传统的瀑布模型,基本的过程可以简化如图:

传统的瀑布模型其实有几个问题:

1.需要准确的理解业务需求,导致分析周期过长;

2.因为前后依赖,很难精确的评估开发时间;

3.总体进度不好控制,容易造成延迟风险;

而我们熟悉的游戏开发,普遍应用迭代模型,因为在没有先玩到游戏前,无法对产品进行评估。而迭代的优点很明显:能立即从结果对设计进行反思。

如下图:

在迭代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玩游戏,所以需要对游戏做prototype,其实这个prototype也可以是非数字化的,比如某些类型的游戏可以使用纸模或者卡片进行还原。

迭代开发模型也被称之为“敏捷开发”,是游戏行业的标准开发模型,有段时间最流行的敏捷开发方法是SCRUM。SCRUM方法中最主要的是Sprint概念,简单的说就是指定一个短期的时间(比如我们是每周)周期交付一个功能可测试的版本。这个版本中需要实现的功能特性,叫做Sprint Backlog(最终发布功能中的一部分功能子集)。每次冲刺后需要对功能需求再做重新评估。本文不对具体的SCRUM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有兴趣各位google之。

SCRUM方法

可见相对几种开发模型就可以看出游戏开发的需求变动和版本发布周期必定更加剧烈,如果需要在产品经历中积累后台经验,需要不断的思考、重构再提炼,不仅要上升技术抽象层面,还需要从业务层面进行抽象,去积累和强化自己的游戏开发思维。

基于这一点,我们对比传统企业软件从游戏产品角度的角度出发,从技术和业务两个方面做出如下回顾总结。

二、游戏后台架构

游戏后台与其它产品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呢,没做游戏之前,我也非常好奇。回顾一下,传统软件形成了非常多的架构应用模式,简单的比如Client/Server,Browser/Server,3Tier,MVC模式等。传统的软件架构在演化的过程中,从早期的二层架构进化为三层架构,如下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码农老K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