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目: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 |||||
学号 | 姓名 | 实验日期 | |||
实验目的 |
| ||||
实验原理 | 1. 液体分子受力情况 液体表面层中分子的受力情况与液体内部不同。在液体内部,分子在各个方向上受力均匀,合力为零。而在表面层中,由于液面上方气体分子数较少,使得表面层中的分子受到向上的引力小于向下的引力,合力不为零,这个合力垂直于液体表面并指向液体内部,如图1所示。所以,表面层的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倾向,从而使得液体的表面自然收缩,直到达到动态平衡(即表面层中分子挤入液体内部的速率与液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而达到液面的速率相等)。这时,就整个液面来说,如同拉紧的弹性薄膜。这种沿着表面,使液面收缩的力称为表面张力。想象在液面上划一条线,表面张力就表现为直线两侧的液体以一定的拉力相互作用。这种张力垂直于该直线且与线的长度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表面张力系数。 ![]() 2. 焦利氏秤![]() | ||||
实验内容 | 1. 用逐差法求弹簧的倔强系数 (1)测量前焦利氏秤的安装和调节 调节支架底座的底脚螺丝,使秤框竖直,弹簧自然下垂并与升降杆平行,使小平面镜在玻璃管中心,不与管壁相碰,将砝码托盘放到焦利氏秤挂钩上; (2)测量数据 逐次向砝码托盘内放入砝码,调节升降钮,使三线对齐,分别记下对应砝码个数为1、2、3、4、5、6时刻度尺的读数,再逐次减少砝码,记录刻度尺读数;用逐差法或作图法处理数据,计算弹簧的倔强系数; 2. 用金属框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框横梁的长度;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框金属丝的直径; (3)取下砝码,将金属框挂到砝码托盘挂钩上,仍保持三线对齐,记下刻度尺读数; (4)把盛有自来水的烧杯放在焦利氏秤载物台上,调节载物台的微调螺丝和升降钮,使金属框浸入水面以下; (5)同时缓慢地旋转载物台微调螺丝和升降钮,注意烧杯下降和金属杆上升时,始终保持三线对齐。当液膜刚破裂时,记下金属杆的读数。测量6次,取平均,计算自来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3. 用金属环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1)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金属环外径和内径; (2)取下金属框和砝码托盘,将金属环挂到焦利氏秤挂钩上,仍保持三线对齐,记下刻度尺读数; (3)把盛有自来水的烧杯放在焦利氏秤载物台上,调节载物台的微调螺丝和升降钮,使金属环浸入水面以下; (4)同时缓慢地旋转载物台微调螺丝和升降钮,注意烧杯下降和金属杆上升时,始终保持三线对齐。当液膜刚破裂时,记下金属杆的读数。测量6次,取平均,计算自来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 ||||
![]() 数据处理 | 6次砝码质量的米尺读数L1、L2、…、L6,依次减一个砝码做一次,并求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 逐差法处理数据,计算每增加3个砝码时的读数差: ![]() 倔强系数k(单位:N/m)=0.944 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框横梁的长度L(cm)= 4.500 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框金属丝的直径d(cm)= 0.0800 移除砝码,测量金属框和砝码托盘在空气中三线对齐时米尺的初始读数h0(cm)=10.24 移除砝码盘中的砝码,重复测量金属框脱离液面时米尺的读数数据表格: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α(N/m)= 0.0773 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环外径D1(cm)= 2.200 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环内径D2(cm)= 2.000 移除砝码托盘,测量金属环在空气中三线对齐时米尺的初始读数h0(cm)=2.36 重复测量金属环脱离液面时米尺的读数数据表格: ![]()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α(N/m)= 0.0695 | ||||
误差分析及思考题 | 1.焦利氏秤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什么优点? 弹簧做成锥形,克服因弹簧自重引起弹性系数的变化,减小了误差;通过上端的游标卡尺读数,使实验结果精确到0.01cm;通过机械装置拉动弹簧避免人手的抖动对实验的影响;固定弹簧下端,拉动上端来拉伸弹簧,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液膜破裂瞬间的拉力;三线对齐保证了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2.分析本实验系统可能的误差来源。 实验仪器的系统误差;.测量金属丝长度和金属圈直径时,读取钢板尺示数,由于估读所产生的误差;液体中混有杂质; 3.表面张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应注意哪些因素才能减小误差? 与物质本性、温度、压力等有关。注意:吊环必须严格处理干净; 吊环水平须调节好,如果有偏差则会造成测量误差; 工作室不宜风大,以免吊环摆动;注意手指不要接触被测液体。 4.在缓慢地从水中拉起金属环时为什么要时刻保证“三线对齐”? 为了能够使水膜破裂瞬间近似“三线对齐”,从而得到水膜破裂时精确的拉力。 | ||||
教师总评 | 分 |
大学物理实验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1-26 22:10:09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