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实验六大林算法控制仿真实验(matlab\simulink)

文末获取完整无水印实验报告+matlab\simulink仿真源文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大林算法的D(z)设计。
2、掌握SIMULINK的仿真方法。

二、仿真软硬件环境
PC机,MATLAB R2012b。

三、实验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D(z)设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SIMULINK仿真结构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仿真波形记录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七、思考题
1、大林算法控制系统对阶跃输入有无超调?为什么?
答:达林算法控制系统对阶跃输入有超调。因为被控对象中的纯滯后部分仅将控制作用在时间坐标上推移了–个滞后时间,被控对象具有纯滞后特性,时间常数很大,而被控对象的滞后时间会使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动态性能变坏,即会引起超调和持续的振荡,因而达林算法控制系统对阶跃信号也有一定的超调。

2、大林算法与PID算法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①达林算法:由于对象存在较大的纯滞后,采用单回路PID控制效果不佳。但常规单回路PID控制对一般对象控制效果较为理想,是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控制方法。
②PID控制:比例控制能迅速反应误差,从而减小稳态误差。但是,比例控制能消除稳态误差。比例放大系数的加大,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积分控制,只要系统有误差存在,积分控制器就不断地积累,输出控制量,以消除误差。但是积分作用太强会使系统超调加大,甚至使系统出现振荡。微分控制可以减小超调量,克服振荡,使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同时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减小调整时间,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应用PID控制,必须适当地调整比例放大系数Kp,积分时间T1和微分时间Tp,使整个控制系统得到良好的性能。纯滞后控制部分的达林算法是基于离散系统的设计方法,按照期望的传递性能设计控制器达到改善性能的目的,PID控制算法是基于连续系统的设计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下方小卡片,那边发送“资源”两个字

获取完整无水印实验报告+matlab\simulink仿真源文件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叶绿体不忘呼吸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