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号变换
上一篇我们提到了通信系统模型中发信机对信源发出的信息进行检错和纠错编码等处理后将其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发送到信道上。那么它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
2. 信源编码
对于模拟信源,一般先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再进行压缩编码,尽量剔除冗余信息,减少对传输带宽的占用 。
例如,GSM中先通过PCM编码将模拟语音信号转换成104kbps的二进制数字码流,再利用RPE-LPT算法对其进行压缩,最终输出13kbps的码流,压缩比为8:1。
3. 信道编码
通过添加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进行纠错处理,解决信道的噪声和干扰导致的误码问题,这就是信道编码。但是一般的信道译码只能纠正零星的误码,对于连续的误码无能为力。
为了解决连续误码问题,需要将信道编码之后的数据顺序按照一定规律打乱,这就是交织。到了接收端,在信道译码之前先将数据顺序复原,这就是去交织,这样连续的误码到了接收端就变成了零星的误码,信道译码就可以正确纠错了。
4. 脉冲成形
数字信号要想在信道中传输,必须先转换成合适的脉冲波形,这就是脉冲成形。最容易想到的脉冲波形就是矩形脉冲了。
5. 调制
数字信号00010110对应的连续多个矩形脉冲波形
在讲调制之前我们要先解决一个问题,同样也困惑过我。
为什么要对信号进行调制呢?
5.1 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是用空间辐射的方式传送信号的,由电磁波理论可以知道:天线尺寸为被辐射信号波长的十分之一或更大些,信号才能被有效地辐射。以语音信号为例。人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20kHz,假定我们要以无线通信方式直接发送一个频率为10kHz的单音信号出去。该单音信号的波长为:
也就是说,要想讲这个信号辐射出去,需要制造3km以上的天线,显而易见,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制造出这样的天线。
通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移到较高的频率范围,如下图所示,这样信号就很容易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另外,还可以通过调制把多路信号频谱搬移到不同的频率范围内,实现多路频分复用(FDM),如下图所示。
5.2 有线通信
与无线通信的原理类似,有线通信要通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移到合适的频率范围内,以满足有线信道的频率要求。以电话通信为例。电话线允许频率低于3400Hz的信号直接通过。发送端的麦克风进行声电转换,只要转换后的音频信号最高频率不超过3400Hz,就可以通过电话线传送给接收端,由喇叭进行电声转换把话音恢复出来,如下图所示。
要想通过电话线传输010010111这样的二进制数据怎么办?在发送端,利用调制器将数据调制到音频载波上,通过电话线传送给接收端,由解调器将调制在音频载波上的数据恢复出来。但这样做存在一个问题:打电话时不能传数据,传数据时不能打电话。有没有办法可以做到语音和数据两不误?答案是:可以利用电话线的低频部分传输话音,高频部分传输数据,如下图所示。
6. 天线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制得到的已调信号要转换成电磁波才能在空间中进行传输。
6.1 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可以有效地传递能量,如下图所示。
6.1.1 传播速度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v与传输媒介有关:
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30万千米/秒。
空气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速,不过一般都按光速来计算。
6.1.2 波长
在传播速度一定的前提下,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其中,v:电磁波的传播速度。f:电磁波的频率,等于已调信号的频率。以Wi-Fi所用的2.4GHz信号为例,对应的电磁波波长为:
6.1.3 振幅
电磁波的振幅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衰减快慢与电磁波的频率有关:在传播距离相同的情况下,频率越高,振幅衰减越快。换句话说:频率越高,覆盖性能越差。
6.2 发射天线
作用是将已调的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发射出去
6.3 接收天线
作用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换回电信号转发给解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