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音是一种比较复杂但非常有价值的声乐技巧,它能够极大地增强声音的表现力和穿透力。
理解咽音
咽音是通过特殊的咽部肌肉调节和声带动作产生的声音。它的音色带有金属质感,比较明亮、尖锐,并且具有很强的聚焦能力。
寻找咽音的感觉
- 打哈欠 - 咽口水组合动作:在打哈欠的过程中,当口腔和咽部充分打开后,试着咽一下口水。这个时候,注意感受咽部肌肉的收缩和紧张状态,这和咽音发声时咽部的状态有相似之处。可以反复做这个动作来熟悉这种感觉。
- 发出“咯咯”声:尝试发出类似母鸡“咯咯”的声音,这个声音的产生主要靠咽部的动作。注意在发出这个声音的时候,咽部是比较紧张的,而且声音有一定的聚焦点,这有助于找到咽音的初步感觉。
气息支持
- 呼吸方式:咽音同样需要良好的气息支持,腹式呼吸是基础。吸气时,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确保足够的气息储备。在发出咽音时,气息要快速而有力地向上推送,因为咽音的发声比较集中,需要较强的气息动力来推动声音。
- 气息与声音的配合:气息和咽音要紧密结合。当气息上升到咽部区域时,要能够精准地配合咽部肌肉的动作。比如,在发出一个较长的咽音时,气息要均匀地供应,同时咽部肌肉要保持相应的紧张度,使声音能够稳定地发出。
咽部肌肉调节
- 咽部打开与收缩:在发声过程中,咽部要先打开,就像打哈欠一样,让通道变得宽阔。然后,通过咽部肌肉的收缩来调节声音的聚焦。这种收缩不是过度的紧闭,而是一种适度的调节,让声音能够在咽部这个“共鸣箱”里得到集中和强化。
- 和声带的协同工作:咽音的产生还需要声带和咽部的协同。声带要保持适当的张力,与咽部的动作相互配合。当咽部肌肉收缩时,声带也相应地调整振动方式,共同产生咽音这种特殊的声音。
练习方法
- 音阶练习:从较低的音区开始进行咽音音阶练习。比如从中央C附近开始,逐步向上攀爬音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咽部肌肉的调节、气息的运用以及声音的变化。注意要保持咽音的音色特点,并且控制好音量,避免过度用力。
- 哼鸣练习:用咽音的方式进行哼鸣。闭上嘴巴,让声音集中在咽部,通过咽部肌肉的调节发出哼鸣音。从较低的音开始,逐渐提高音调,感受咽部在哼鸣中的作用,这种练习有助于提高咽音的控制能力。
掌握咽音技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耐心的探索。通过不断地训练咽部肌肉和气息的配合,能够让你更好地运用咽音来提升演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