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挽电路:Push-Pull 即推-拉的意思。
推挽电路本质是功率放大电路(放大电流),增大输入信号的驱动能力,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 很强的灌电流,即向负载注入大电流。
2 很强的拉电流,即从负载抽取大电流。
图腾柱跟推挽就一个玩意。就是上下各一个晶体管,上管为NPN,下管为PNP,c极接正电源,e极接负电源,注意,是负电源,是地。两个b极接到一起,接输入,上管的e和下管的c接到一起,接输出。 用来匹配电压,或者提高IO口的驱动能力。有几种图腾柱电路的变种,一种是两管全用NPN(可以实现输入PWM幅值电压小于输出PWM幅值电压),但是下管通过一个反相器接到输入,也起到同样作用;还有一种是下管的e接到地,两管之间靠一个稳压管代替负电源。
NPN型三极管
PNP型三极管
由NPN+PNP三极管组成的推挽电路,这就是我们常用的互补推挽电路。特点是输出阻抗很小,驱动能力很强。输出与输入相位一致
该图是正确的推挽电路,必须输入的PWM的高电平跟供电电压一致。若驱动小于供电,例如是MCU的电平的话,一般MCU输出的幅值是3.3V,供电电压12V,会出现 1 由于三极管的PN压降,那么给到MOS驱动的只有2.7V左右,不能使得MOS管完全的导通。 2 这个时候三极管的Vce压降有9.3V,又此处的驱动电流比较大,会有200mA-2A,那么三极管的功耗会非常大。
这是一个错误的用法,如果单独输入是0V或12V,那么该电路看似没有毛病,但是输入信号是变化的,电压信号高低电平的跳变有过渡的过程,所以在某个中间电压时会出现两个管子同时导通的情况,这是要炸管的
为什么芯片采用NPN+NPN而不采用PNP+NPN?原因是芯片内部的工作电压为5V(VCC经过芯片内部的线性电源得到5V),由前面对互补推挽的分析得知该结构并不适用于小电压驱动大电压;于是图腾柱结构的推挽孕育而生。
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我们就按照图中所示的电路的话,往往会因为走线电感与管子的结电容引起谐振而带来问题。这时候我们可以增加电路图中的R1与D1加速放电,避免引起共振
为了提升图腾柱的抗干扰能力,我们可以将电路改为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