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ComfyUI 官方宣布:已经原生支持腾讯开源的 Hunyuan3D 2.0 及其多视图版本 Hunyuan3D-2mv。这意味着,用户现在可以在 ComfyUI 中一键运行 Hunyuan3D 模型,直接生成高保真、高分辨率纹理的3D模型,甚至还能用多张视图图像生成更具空间感的三维效果。
对于3D内容创作者、游戏开发者、虚拟人设计师,甚至是AI艺术探索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升级级别的“降维打击”。那么,这个模型到底有多强?它在 ComfyUI 上的表现如何?使用体验感又是否真的如官方说的那么丝滑?
我们这篇文章,就来带你全方位了解一下——Hunyuan3D 2.0 正式入驻 ComfyUI 后,3D生成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Hunyuan3D 2.0是什么?一句话解释
它是腾讯自研的3D生成模型,可以通过文字或图片生成拥有高清纹理贴图的高保真三维模型。
如果你听过Luma AI、Magic3D、DreamFusion,那你大概知道,这类模型的核心价值是让没有3D建模基础的人也能轻松生成复杂结构+纹理丰富的三维物体。而腾讯的这套 Hunyuan3D 2.0,显然就是国产力量在这个领域的一次有力尝试。
而最近,Hunyuan3D 2.0 又发布了一个「多视角增强版」——Hunyuan3D-2mv(multi-view),它在原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对空间理解的能力。比如你上传两张不同角度的物体图,它可以自动拼合空间结构,并输出3D网格文件。
三种模型、三种工作流,ComfyUI一次性打包支持!
ComfyUI 的升级并不是仅仅接入了 Hunyuan3D 2.0,而是直接集成了3种完整工作流:
1️⃣ 多视图标准工作流:hunyuan3d_2mv
- 支持两张或以上不同角度图片输入
- 输出的模型更立体、空间感更强
- 保留原版模型的高质量细节与纹理
这个工作流适合对结果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景,比如需要生成展示级别的三维模型、虚拟人头像、游戏内物体等。
2️⃣ 多视图 Turbo 工作流:hunyuan3d_2mv_turbo
- 快速版,处理速度更快
- 精简计算路径,适合预览和中等质量需求
- 模型体积小,仅1.1B参数,适配性好
这是专门为效率党准备的!模型参数更轻,适合部署在普通PC或Mac设备上。虽然牺牲了一些精度,但在大部分日常使用场景下已经够用。
3️⃣ 单图像非多视图工作流:hunyuan3d_2
- 只需要一张图片就能生成完整3D模型
- 入门门槛低,适合快速测试和轻量级建模需求
如果你只是想“快点出个形状”,这个工作流可能就是你最先尝试的那一个。
使用方式:ComfyUI原生支持,真的很方便!
只需3步,你就能开始3D生成之旅:
- 更新你的ComfyUI 或 ComfyUI Desktop 至最新版本;
- 进入模板页面,选择「Hunyuan3D」相关工作流;
- 系统自动引导你下载对应模型,加载后就能开始生成!
生成的模型将保存在 ComfyUI/output/mesh
文件夹下,借助 ComfyUI 的 Load 3D 节点即可预览、加载。不需要外接插件,也不需要繁琐配置,真正实现开箱即用!
它到底强在哪?我们总结了这几点优势
✅ 1. 高精度输出,效果接近商业级渲染
- 纹理高清,支持PBR材质生成
- 光照效果自然,阴影合理
- 模型几何结构清晰,边缘锐利
一句话总结:能看,能用,还能上展板。
✅ 2. 模型轻量,兼容性好
- 多视图版本仅1.1B参数
- 支持 Mac 设备直接运行
- 提供 turbo 和 fast 两个性能优化版本
这就非常重要了——毕竟不是谁都家里放着 4090,腾讯这波是照顾到了开发者的“钱包”。
✅ 3. 完整工作流内建,体验流畅
- ComfyUI 模板即用
- 节点流程清晰,适合复用与修改
- 多种模型自由切换,无需繁琐参数配置
对于不熟悉 Python 环境和模型部署的新用户来说,直接省掉了 70% 的配置烦恼。
但也有一些小问题,我们也要讲清楚
❗生成速度偏慢
在标准版本下,从输入到输出通常需要数分钟以上。虽然质量高,但对于追求“秒出图”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有些慢。
建议用 turbo 版本尝鲜,速度会快很多!
❗纹理依赖原图质量
如果上传的图片本身模糊或者缺乏细节,生成出来的纹理也会打折扣。建议尽量用清晰、角度合适的输入图。
在开源3D生成模型领域,腾讯的 Hunyuan3D 系列模型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用性。而这一次它被无缝整合进 ComfyUI,更是让其变得人人可用、快速可试。
- 如果你是设计师、开发者、内容创作者,想要低门槛体验AI生成3D,那这绝对值得试一试;
- 如果你是3D艺术创作者,希望用AI提升工作效率,那么 Hunyuan3D 的高质量输出值得纳入你的工具库。
更重要的是,它是国产开源+社区支持+可本地部署的组合,符合隐私、安全、效率三重需求。
下一步?当然是打开 ComfyUI,试着把你的第一张图变成一个三维模型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 ComfyUI,我在去年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撰写并录制了一套ComfyUI的基础教程,共六篇。这套教程详细介绍了选择ComfyUI的理由、其优缺点、下载安装方法、模型与插件的安装、工作流节点和底层逻辑详解、遮罩修改重绘/Inpenting模块以及SDXL工作流手把手搭建。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精选几个章节,详细版点击下方卡片免费领取
一、ComfyUI配置指南
- 报错指南
- 环境配置
- 脚本更新
- 后记
- …
二、ComfyUI基础入门
- 软件安装篇
- 插件安装篇
- …
三、 ComfyUI工作流节点/底层逻辑详解
- ComfyUI 基础概念理解
- Stable diffusion 工作原理
- 工作流底层逻辑
- 必备插件补全
- …
四、ComfyUI节点技巧进阶/多模型串联
- 节点进阶详解
- 提词技巧精通
- 多模型节点串联
- …
五、ComfyUI遮罩修改重绘/Inpenting模块详解
- 图像分辨率
- 姿势
- …
六、ComfyUI超实用SDXL工作流手把手搭建
- Refined模型
- SDXL风格化提示词
- SDXL工作流搭建
- …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精选几个章节,详细版点击下方卡片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