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的对象是开关电源,仿真步长是指simulink等电力电子仿真工具的仿真步长。开关频率指的是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时钟频率指的是嵌入式控制的时钟频率,采样频率指的是开关电源控制系统采集电压电流的频率。
仿真步长的步长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我们希望通过仿真得到一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状态,但是对于计算机仿真来说,我们只能计算出在一段时间内系统的离散状态,因此需要仿真步长。这个仿真步长还可以用常微分方程的求解来比较,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得到的就是y的一个离散状态。设置好仿真步长之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就可以得到电力电子电路在一段时间内的离散状态。仿真是对于真实系统的预测,满意的仿真结果应该与真实的输出结果是对应的。而仿真所用的时间是由计算机的性能决定的,仿真所用的时间与仿真步长没有关系。仿真步长对应的是真实系统的运行时间。
时钟频率是嵌入式系统的时钟频率,决定了嵌入式系统的运行速度,IO口与寄存器的映射频率、cpu通过总线读取写入寄存器的速度、嵌入式系统中代码的运行速度、定时器计时等嵌入式系统的所有动作的速度都是取决于时钟频率的。
开关频率就是开关电源开关器件的频率。
采样频率在仿真中和实际控制中都存在。在仿真中,采样频率只能时仿真步长的整数倍,因为仿真是按照仿真步长求系统的离散状态,所以仿真只会按照仿真步长来更新系统的状态,因此采样频率只能是仿真步长的整数倍。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采样频率不是指I/O口的时钟频率,而是对应CPU读取A/D对应寄存器的值并进行控制代码执行直接的时间间隔。
通过自动代码生成可以将simulink中的控制逻辑转换成DSP芯片的可执行代码。我们是将电路的控制系统转换成可执行代码。对于这段控制代码来说,从仿真到实际电路,实际电路中访问控制代码之间的间隔应该对应着仿真步长。而控制代码的执行速度是由DSP芯片的时钟频率决定的,这是很快的。因此,可以说,simulink的仿真步长,对应着实际电路中访问控制代码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在,实际电路中,一般情况下,访问控制代码就是进行一次采样。因此进行simulink仿真的时候,仿真里的采样频率等于仿真步长是较好的。
对于开关电源来说,系统的输出波形的频率就是开关频率,根据香农定理,采样频率至少应该是开关频率的两倍。
在进行DSP控制代码编写的时候,还要考虑的问题是,控制代码的执行时间不能超过两次采样之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