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论31 张怀瓘《六体书论》

【中国历代书论目录】

【原文】

       臣闻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心不能妙深于物,墨不能曲尽于心,虑以图之,势以生之,气以和之,神以肃之,合而裁成,随变所适,法本无体,贵乎会通。观彼适踪,悉其微旨,虽寂寥千载,若面奉徽音。其趣之幽深,情之比兴,可以默识,不可言宣。亦犹冥密鬼神有矣,不可见而以知,启其玄关,会其至理,即与大道不殊。夫《经》是圣文,尚传而不秘;书是妙迹,乃秘而不传。存殁光荣,难以过此,诚不朽之盛事。

【译文】

       我听说显形叫作形象,书法效法形象。心思不能比事物美妙而深刻,笔墨不能比心思委曲而详尽。以思虑来谋取它,以形势来生成它,以气韵来谐调它,以精神来恭敬它,以融合而裁制成就,根据变化而适应,法则原本没有形体,可贵在于融会贯通。观察那些遗留下来的踪迹,详尽地知道它的精深微妙的意旨,虽然沉寂千年,相当于当面呈献美好的声誉。它的趣味幽暗深远,情致的比喻与寄托,可以暗中识记,不能用语言宣露。也像深幽茂密中有鬼神存在,不能看见以便认识,开启它的玄妙关口,领悟它的至高无上的道理,就和大道没有区别了。经书是圣人的文章典籍,崇尚流传而不隐秘;书法是佳妙的书迹,才隐秘而不流传。生死的光荣,难以超过它,的确是永垂不朽的大事。 

【原文】

       大篆者,史籀造也。广乎古文,法于鸟迹,若鸾风奋翼、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銛利精微,同乎神化。史籀是其祖,李斯、蔡邕为其嗣。

       小篆者,李斯造也。或镂纤屈盘,或悬针状貌。鳞羽参差而互进,珪壁错落以争明。其势飞腾,其形端俨。李斯是祖,曹喜、蔡邕为嗣。

       八分者,王次仲造也。点画发动,体骨雄异,作威投戟,腾气扬波,贵逸尚奇,探灵索妙。可谓蔡邕为祖,张昶、皇象为子,钟繇、索靖为孙。

       隶书者,程邈造也。字皆真正,曰真书,大率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其于举趣盖有殊焉。夫学草行分不一二,天下老幼悉习真书,而罕能至,其最难也。钟繇法于大篆,措思神妙,得其古风。亦有不足,伤于疏瘦。王羲之比钟繇,锋芒峻势多所不及。子增损则骨肉相称,润色则婉态妍华,是乃过也。王献之远减于父,锋芒往往直笔而已,锋芒者若犀象之有牙角,婉态者若蛟龙之姿盘游。夫物负阴而抱阳,书亦外柔而内刚,缓则乍纤,急则若灭,修短相异,岩谷相倾,险不至崩,跌不至失,此其大略也。可谓元常为兄,逸少为弟,子敬为息。

       行书者,刘得升造也。不真不草,是曰行书。晨鸡踉跄而将飞,暮鸦联翩而欲下。贵其家承蹑不绝,气候通流。逸少则动合规仪,调谐金石,天姿神纵,无以寄辞。子敬不能纯一,或行草杂糅,便者则为神会之间,其锋不可当也,宏逸遒健,过于家尊。可谓子敬为孟,逸少为仲,元常为季。

       草书者,张芝造也。草乃文字之末,而伯英创意,庶乎文字之先。其功邻乎篆籀,探于万象,取其元精,至于形似,最为近也。字势生动,宛若天然,实得造化之姿,神变无极。然草法贵在简易,而此公伤子太简也。逸少虽损益合宜,其子风骨精熟,去之尚远。伯英是其祖,逸少、子敬为嗣。

【译文】

       隶书是程邈创造的。隶书的每个字都确实端正,所以也叫做真书。大概真书像站立,行书像步行,草书像奔跑,它们在举笔运行上不相同。学习草书、行书、八分书的人数不少,但天下的老幼都学习真书,却很少可以达到极至,所以真书最难。钟繇从大篆取法,构思神妙,获得古人的风尚;也有不足,过于清瘦。王羲之与钟繇相比,锋芒与险峻基本上达不到。但他在增减方面做到骨肉相称,润色方面做到婉态华丽,这是他的过人之处。王献之比王羲之差很多,锋芒往往只在直笔中显现。锋芒就像犀牛的犀角和大象的象牙;婉态就像蛟龙盘曲游动的姿态。万物内涵着阴阳二气,书法也是外在柔顺而内在刚健,连绵不断而突然崛起,纤细详尽而犹若隐没,长短不一样,岩石与山谷相对立,险峻而不会崩塌,危急而不会损失,这是真书的大要。真书可以称钟繇为兄,王羲之为弟,王献之为子。 

       行书是刘德昇创造的。不是真书也不是草书,这叫做行书。报晓的雄鸡蹿跳想飞起,日暮的乌鸦接连要落下。值得珍贵的是,行书的字连续不断,气韵畅通。王羲之的举动符合规章仪式,音调谐和钟罄乐器,天生的姿态,精神焕发,无法用语言表达。王献之不能单纯专一,有的行书、草书交错混杂,适宜的作品是在心神领会之间,锋芒无法抵挡,高妙超逸,遒劲刚健,胜过王羲之。可以说行书上王献之第一,王羲之第二,钟繇第三。

       草书是张芝创造的。草书是文字的末尾,但张芝创出新意,使得它接近于文字的先前。草书的功用接近于篆籀,探寻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吸取天地的精气,从形似上最接近了。草书的字形势生动,仿佛天然,确实获得大自然的丰姿,神奇变化无穷。但草法可贵之处在于简易,而张芝过于极端简易。王羲之虽然增减适宜,但在风格与精神的精致熟炼上,距离张芝还远。张芝是草书的祖师,王羲之、王献之是后继者。 

【原文】

       若乃无所不通,独质天巧,耀今抗古,百代流行,则逸少为最。所以然者,古质今文,世贱质而贵文,文则易俗,合于情深,识者必考之古,乃先其质而后其文。质者如经,文者如纬,若钟、张为枝干,二王为华叶,美则美矣,如彼桃李,戛兮铿兮,合乎宫徴;磊落昆山之石,嵯峨碧海之波,奔则激电飞空,顿则悬流注壑;虽贯珠之一一,亦行雁之联联;隶之于希微,见之于无物。或俨兮其容,或敦兮若朴,或涣兮若冰之将释,然后为得矣。故学真者不可不兼钟,学草者不可不兼张,此皆书之骨也如不参二家之法,欲求于妙,不亦难乎!若有能越诸家之法度,草隶之规模,独照灵襟,超然物表,学乎造化,创开规矩,不然不可不兼于钟、张也。盖无独断之明,则可询于众议;舍短从长,固鲜有败书,亦探诸家之美,况不理其祖先乎!

【译文】

       至于没有不精通的,独特禀赋,自然工巧,辉耀如今,匹敌古化,世世代代流行,王羲之首屈一指。这是因为,古代质朴,如今文采,世人卑贱质朴而尊贵文采,文采就迎合世俗,容易精熟深入。有见识的人肯定考察古远,于是先求质朴而,然后其再求文采。质朴像纵线,文采像横线。如果钟繇、张芝是枝干,王羲之、王献之就是花叶,美是很美,像那些桃李,戛戛铿铿,和谐乐曲;峻伟得像昆山的石块,雄壮得像碧海的波涛,奔跑起来像闪电刺破长空,停顿下来像悬空流水注入山谷;既像穿线的珍珠一串接着一串,也像飞行的大雁一阵接着一阵;从虚空寂静中求索,从虚无缥缈中显现。有的容貌恭敬庄重,有的聚拢得像丛生之木,有的涣散得像霜冰即将融化,然后才获得了。所以学习真书,一定要加倍学习钟繇;学习草书,一定要加倍学习张芝,他们都是书法的风骨。如果不参考钟繇和张芝的书法,想追求美妙,相当困难啊!如果能够超越这些书家的法度,以及草书和真书的规模,心智特别成熟,没有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从大自然中学习,开拓规矩,否则不可不学习钟繇、张芝。没有独立判断的明智,就可以咨询大家的议论;扬长避短,本来就少有失败的书法,也探寻这些书家的美好,怎么能不理睬这些祖师和先辈!

【原文】

       臣数对龙颜,承圣旨修书,拟教皇于小学,亦在幼年,又承诸王学书,不习古本,今不逮古,理在不疑。如学文章,只读今人篇什,不涉经籍,岂或伟器。又如不知东都,惟须指示洛阳之道;日行远近,随其筋力。若令蹇者引去,自然不越其前。亦犹跼驥于于枥下,关鸳雏于笼中,而望其辽远,实谓难乎!若使其出笼去枥,刷劲翮、振兰筋、乘长风、躡修路,可以摩霄逐日,岂惟千里万里哉!如人面不同,性分各异,书道虽一,各有所便。顺其情则业成,违其衷则功弃,岂得成大名者哉!夫得射法者,箭乃端而远,用近则中物而深人,为势有余矣;不得法者,箭乃掉而近,物且不中,入固不深。为势已尽矣。

【译文】

       我多次面对皇上,接受皇上的诏命编纂典籍,打算教导皇上子嗣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他们还在幼年,又承蒙许多王侯指导书法,但不学习古代的书法根本,如今不能达到古代的水平,道理用不着怀疑。就像学习文章,只读今人的诗篇,不涉及经典书籍,怎么可能形成特异卓越的才器?又像不知东都洛阳所在,必须指示洛阳的道路;每天行程的远近,根据各自的体力。如果让行动不便的跛子引导而去,当然不超越他的前面。也像将马驹束缚在马槽中,把凤雏关在笼子里,希望它们远走高飞,确实困难啊!如果使得凤雏飞出笼,马驹离开马槽,梳理强劲的翅膀,耸立坚劲的筋节,乘着长风,踏上长路,可以接近云天,追赶太阳,怎么只会千里万里啊!像人的脸面不相同,天性各有区别,书道虽然一致,但各自在所适宜。顺随情愿就事业成功,违背衷心就功业遗弃,怎么可能成就显赫的名声啊!获得射箭方法,箭就端平而射远,射近物就深入到里面,因为劲势足够呀。没有获得射箭方法,箭就垂掉而射近,物要么射不中,射中也很浅,因为劲势已经耗尽了。 

【原文】

       然执笔亦有法,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其故何也?笔在指瑞,则掌虚运动,适意腾跃顿挫,生气在焉;笔居半则掌实,如枢不转,掣岂自由,转运旋回,乃成棱角。笔既死矣,宁望字之生动。献之年甫五岁,羲之奇其把笔,乃潜后掣之不脱,幼得其法,此盖生而知之。是故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译文】

       执笔也有方法,如果执笔浅而手腕坚固强劲,牵引三寸而一寸接触纸,力量有剩余;如果执笔深而手腕牵制束缚,牵引三寸而一寸接触纸,力量已经使完。这是为什么呢?毛笔在手指前端则掌心空虚运动,顺心腾挪顿挫,活力存在;毛笔居处在手指中间则掌心充实,像门的转轴不转动,牵引怎么能自由,转动运行回旋,就形成棱角。毛笔已经僵死,怎么希望字能生动。王献之刚刚五岁时,王羲之觉得他的执笔很奇怪,就躲在他的身后拔毛笔没有脱手,小小年纪就获得执笔法,这是天生就懂。所以学习必须有方法,成功就没有规矩,想探究室内深处,先要知道它的堂门。有知道堂门却不知道室内深处,但没有不能获得方法却可以掌握技能的。

【原文】

       好事之人,广求名书以教其子,察其所入,便遣习之,亦如商人以停百货,色目既众,必有善于人者,所贵多本,本立而道生,贫者咨嗟,必不能遂伏。惟陛下有万国之富,而同庶人之贫,天府妙书,宝惜何用?若恐损污真迹,拓本亦可师模。寸有所长,自古大有佳手,各禀异气,亦可参详。伏愿每季之间一两度,悉召诸王,遍示古迹,商榷诸家工拙,必大开悟心灵,习其所便,从此豹变,冰寒于水,昔有诚言,况复天人神纵者哉,岂可许钟、张、二王独高于往日也!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夫士人示书谓之设宝,纵一听钧天之乐,睹明月之珠,竞何益于人也。若顺其性,得其法,则何功不克,何业不成。侍书之人,唯宜指陈妙理,亦如侍讲敷演圣旨。

【译文】

       在喜欢多事的人,广泛搜求著名的书法作品用来教导自己的儿子,详审他所收入的书法作品,就使他的儿子学习它,就像商人储存许多货物,品类很多,肯定有对人有好处的东西。可贵之处在许多根本,根本确立了,事物的基本道理就形成了。贫乏的人自叹不如,必定不能顺遂。皇上拥有万国的财富,却同平民一样的贫困,朝廷府库的美妙书法作品,珍惜做什么用途呢?如果担心损坏污染真迹,拓本也可以效法临摹。寸有所长,自古以来的好手很多,各自禀乘不一样的气质,也可以参酌详审。我希望每个季节之间有一两次,将许多王侯全部召集起来,全部展示古代书迹,商讨、斟酌各位书家的工巧与笨拙,必然很大启发心灵,学习顺从他的适宜,从此发生巨变。冰比水寒冷,过去就有形成定议,何况天与人神秘舒展,怎么可能允许钟繇、张芝、王羲之和王献之他们独自高居在过去!一顿饭的美好,只饱得了当日。如果一次观摹就能领悟,就一生受益。士大夫展示书法称为宝物,即使听了仙乐,看了明月的宝珠,追究对人有什么益处。如果顺从人的性情,获得它的方法,什么事情不能战胜,什么事业不能成功。侍候指导书法的人,只适宜指明和陈述美妙的道理,就像皇上的侍从陈说并加以演绎皇上的旨意。

【原文】

       当今大化滂流,四表无事,士无弃置,官尽材能。臣及弟怀環叨同供奉,臣谨进怀環书大、小篆及八分,臣书真、行、草合成六体。自书契之作三干余年,子孙支分优劣悬隔,今考其神妙,舍彼繁芜。当道要书,用此六体;当道要字,行此干文,比而观之,见其始末,探贤哲之深旨,知变化之所由,臣敢罄庸愚,谨献《书论》。

【译文】

       如今深广的道德教化广泛流布,天下安宁无事,儒生没有抛弃不用,官员竭尽才智和能力。我和我的弟弟张怀瓌沾光一同侍奉皇上,我谨慎进献我弟弟张怀瓌书写的大篆、小篆和八分,我书写的真书、行书、草书,一共六种书体。自从文字产生已经三千多年了,分支如子孙繁衍很多,好坏相差很大。如今考察它的神奇美妙,舍弃那些繁多芜杂的部分。合乎正道的重要书法,采用这大篆、小篆、八分、真书、行书和草书六体;合乎正道的重要文字,实行这篇千字的文章。并列一起观赏,看见它的开端与尾,探究贤哲的深刻意旨,知道变化的原因。我斗胆敢竭尽平庸愚蠢,谨慎进献上这彷《六体书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