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草书千字文》,纸本, 北京荣宝斋藏。
该卷笔意奔放,纵逸飞动,苍劲中姿媚跃出,自成一格,视觉上始终能吸引欣赏者的目光。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徐渭的书法作品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熊秉明先生把他归为缘情派的书法家,徐渭的书法作品从形式张力到线条的放肆程度均使作品很有表现力,他的创作实践拓展了书法在抒发猛烈和癫狂情绪可能性方面的空间。而且,徐渭强调了书法的“主体性”和肯定了追求笔墨情趣的价值,在明代中期复古主义氛围笼罩下的文坛艺苑中发出不同的呼声,这也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