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吕焕成《汉宫春晓图》,立轴十二屏通景,设色绢本,231×648.6cm。
吕焕成(1630-1709),为清代初年“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字吉文,号祉园山人,浙江余姚人。擅长画人物、山水,兼画花卉。早年好作斧劈皴,风格奇古,勾皴挺拔秀劲,人物生动细劲,意境幽深,既有“北宗”画法的崇高峻美,也有“南宗”画法的秀润笔致。
吕焕成山水画表现的内容多是:自给自足的仙人,富裕安宁的高仕,悠闲自得的隐臣,他们或赏景秋游,或读书论禅,或弹琴舞歌。偶尔也会点缀一些普通山民的劳动生活。
吕焕成的山水画的构图基本受南宋北画风格影响,从南宋马远、夏圭得到启发,把人物作”画眼“多布置若罔闻在画面二边或上下边框不远。使”马一角”的山水元素演变成人物元素,这是吕焕成山水画中最具创造性的特征。在山水画天的布局上吕焕成受北宋范宽、李成的感染,喜把高山峻岭飞瀑树林等充满整幅画面,作平远、高远状,很少留出大面积的天空。
吕焕成山水画的用笔是基本脱自戴进喜作斧劈皱,画粗笔头山水时很似戴进。人物亦然,笔势跌顿挫很有力感。而在画细笔头山水画时,则受南宋院体和文征明唐寅的吴门派等影响,线条笔势变得非常媚秀。有意思的是在其仿古作品中还可见到颇有陈洪绶笔致的山水景物,可见吕焕成的画风是有着多种面貌。 吕焕成的山水画用色古雅,常用朱红画红衣、红木柱、木桌,又经常以贝粉点醒绿叶,极富浪漫诗意。吕焕成的山水画把北宋画的壮美和南宋画、吴门派的灵秀巧妙融合,创造出一种春山柳荫随逍遥般的艺术意境。
钤印:吕焕成印、吉文氏。
款识:舜江吕焕成写于西湖之静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