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及思考《反依赖:亲密关系的秘密》

        真正的亲密,是两个真我的遇见。相爱是两个人真我的连接。

        当在恋爱中感受到安全时,所有的需要都会跳出来,所有压抑的东西都会跳出来,主要呈现方式有两种:依赖与反依赖。依赖是对爱上瘾,反依赖对逃避爱上瘾,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这两种形式。

        依赖型的人相信生命中最大的满足来自于关系,空间对于他们来说是无用的,他们非常需要接触:身体上的接触、精神上的接触、深层的接触。童年时,他们有被抛弃的经历,或许是父母不在身边,或许是长期的需求得不到回应,导致他们对关系中的分离非常敏感,如果伴侣没在约定的时间打电话,他们会觉得等待是非常漫长的,并且很确定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因为小时候有太多不安全感,所以他们身上有一种很深的感受--我需要关系,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我就会死掉。依赖型的人进入关系后,总希望能有更深层的关系,会希望彼此绝对忠诚,绝不希望他人介入。

        反依赖类型的人,则只有小部分的能量放在恋人身上,在关系以外有很多需要,他们需要自由,需要独处的时间,需要空间去做自己的事情。反依赖型的人,小时候他们的异性父母 或者很伤心,或者很需要满足,却没办法从自己伴侣那里得到满足,于是很伤心、很受挫折的异性父母(常见于妈妈),就会找自己的孩子,以得到满足。对孩子而言,一方面觉得自己很特别,一方面觉得自己被入侵了,孩子从小就学到:做自己父母的“父母”。但是,孩子自己的需要被忽略了。所以, 谈到关系中的需要,依赖型的人知道自己的需要,但这样会让反依赖型的人非常不舒服,他们很难说“不”。他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要进入爱,但只进入一点,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进入太深,自己就会“消失”。这叫作吞没创伤,这是很深的恐惧,而不是一点点恐惧。

        依赖型的人渴望爱,就像渴望氧气,但这会让反依赖型的人感到窒息,觉得对方的需要就像海啸,会把自己淹没。依赖的背后,是害怕被抛弃。反依赖的背后,是害怕被入侵、被吞没、被吃掉。反依赖型的人感受到依赖型的人的需要时,会感觉自己被冻结了。而依赖型的人感受到反依赖型的人的这种感觉时,就会想死。依赖型的人会追着反依赖型的人跑,而反依赖型的人惧怕被吞没,所以跑得更快。健康的关系中,你可以处于依赖的位置,也可以处于反依赖的位置。一对情侣可以在这两个位置自由游走。在不健康的关系中,角色是固定的,一个永远是依赖的,一个永远是反依赖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力量是失衡的。不幸的是,依赖型的人往往比反依赖型的人力量小,所以常常是反依赖型的人在控制关系,决定亲密度的百分比是多少。这会让依赖型的人抓狂,觉得很无助、很愤怒。为了要掩盖这种感觉,他们会对抗,这会导致更严重的愤怒,甚至完全失控。

        亲密关系是让你真正的成为你自己,不是让你成为理想的自己。真正地成为自己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总是认为,“我是不被爱的”,“我是不够完美的”。亲密关系是真实且安全的,你允许你的伴侣做自己,而伴侣也允许你做自己。你从一开始就要放下“他要做到什么”或“我要做到什么”的想法,然后你们两个会说:“我想遇到现在的你,以及向我展示一切的你连接。你向我表达你的恐惧,我也向你表达你的恐惧;你跟我诉说你的需求,我也会跟你表达我的需求。如果我们两个人可以共同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一个欢迎却不批判,我如我所是、你也如你所是的空间,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可共同成长且有意义的关系基础。”

        依赖者是向外寻找一切,他们觉得爱是从外在得到的。他们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概念----他们一直寻找的爱在他们的内在。依赖者就是一个缺乏爱或者说缺乏足够的爱的孩子,在对爱的无尽渴求中成长。但奇怪的是,依赖者总有一种“我不值得拥有”的感觉,这会导致他们得到爱之后却很难接纳这份爱,就像饥饿的孩子无法进食一样。依赖者会无意识地选择那些会拒绝自己的人,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这匹配了他们的深层信念——“我不值得被爱”。

        这种深层次的意识,往往来自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分离,或者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问题,没能给予孩子应得的关注度,关注度的匮乏也是抛弃形式的一种,孩子可能会觉得“如果我更加可爱的话,爸爸妈妈就会在身边陪着我了”。孩子因为还不知道如何建立界限,会将一切过错归咎到自己身上。我们要去了解这些伤痛,了解这些伤痛从何而来,同时,我们最好对伴侣诉说这些伤痛背后的故事,让伴侣了解我们,同时我们也要理解伴侣。这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我们就不会感觉到压抑,也不会用负面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将被抛弃感胁迫着的情绪上的安全感解放出来。

        反依赖者非常重视他们的自由,害怕被入侵,他们认为一旦和某人过于亲密,或者开始拥有亲密关系时,就感受到了威胁。他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开始隔离,不顾一切的想远离他人,因为他们不相信通过别人的爱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反依赖者通常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没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例如,父母之间关系不好,可能是父亲不在家,可能是男孩需要照顾自己的母亲,儿子从心理层面替代了伴侣的角色,甚至母亲的需求不仅是需求本身,还可能转变为愤怒,然后将矛头转向男孩,他无法对抗,他要照顾好母亲情绪上的需求,他别无选择,只能接纳自己的母亲,关闭自己内在的情绪。成年后可能表现在,遇到心仪的女性后,哪怕感受到一点儿对方的需求,他往往会大发雷霆或者暴怒,将所有原本应该发泄却又不能发泄给母亲的愤怒全盘转向自己的伴侣。而这是,女性有权利提出要求,因为这才是关系正常的样子。反依赖者往往容易有外遇,非常有效的梳理技巧就是外遇,因为他们不想负责任,他们希望可以保持在自己的规则里。

        反依赖者面对亲密关系时会通过易怒、无情、隔阂、不屑一顾或冷漠等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恐惧————如果再次敞开心扉或者再次变得脆弱的话,那就会被控制、被虐待、被操控。所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去疏离他人来保护自己。实践发现,当反依赖者感觉到没有被要求,而是被尊重时,他们的防御就开始融化,而且也愿意慢慢地进入亲密关系中。

        我们可以与对方沟通彼此的问题,被家人抛弃,被家人干预,展示自己的伤痛和恐惧,我们就逐渐学会了如何尊重彼此,停止触发对方的雷区,并更加关心对方。依赖者需要在自己的内在找到一个可以自我安抚的空间,需要打破强行与反依赖者保持连接的模式。而反依赖者需要意识到自己一直生活在屏障后面,这种隔阂不可能带来良好的亲密关系,需要自己一点一点地尝试从屏障后面走出来,以更加城市的方式面对伴侣。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童年,而我们的模式都在童年时期形成。如果你是一个依赖者,不要去评判伴侣是反依赖的部分,也不要觉得你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如果你是反依赖者,你不要厌恶依赖者的需求,这会成为你们伤害彼此的原因。

练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是疗愈的开始

        深呼吸几次,脚踏实的放在大地上或者躺下放松,闭上眼睛慢慢将自己的注意力带回到自己内在的柔软与温柔中。如果你是依赖者,希望你能清楚的意识到,你的内在不是空虚和匮乏的,你的内在有一个充满能量的空间,一个无边无际、温暖、安全的空间。你可以在这个内在空间中放松,恐慌能在深层的接纳和安全的空间被抱持。

        你可以和你内在受惊吓的小孩做朋友,并且告诉他:“我在这里陪着你,我是那个成年的自己、那个正在观察的自己,我在这里陪着孩童的自己、受到惊吓的自己。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你,我是内在真实的自己。我在这里,我看见你,我关心你,我会照顾你。

        愤怒是为了保持独立和学会分离。

        父母的控制欲会让孩子爆发愤怒,如果母亲在生活中缺乏与父亲的连接,她会将孩子作为自己的延申,从而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情绪的干预、评论孩子的打扮、孩子的行为等,她看不到孩子和自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孩子为维护独立和学会分离,最终会爆发愤怒,用愤怒来反抗父母,可是在那之后,他们又会害怕与父母的梳理而感到内疚,我恨你可是我又需要你,这是最深的心里纠缠。我们抗争,想要独立,然后因为害怕孤独而惊恐,之后我们感觉自己摧毁了最宝贵的东西,最终陷入内疚......这是很可怕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因为我们渴望成为独立的人,我们更应该清楚的是,成为独立的人不需要通过极度的愤怒。实际上,我们在极度愤怒中,我们都是在恐吓自己和他人,我们伤害了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要理解自己的恐惧与需求,否则我们只会通过极端的情绪做出反应。其次,与父母分离,努力成为独立的人,成为一个有成熟情绪的成年人,能够去理解自己愤怒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依赖者在寻找伴侣时,往往会放大需求,没有看到另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看到的是这个人的某个部分,希望可以通过这个部分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对于依赖者来说,这是特别真实的。对于反依赖者来说,他们的需求大多数是稳定性和平静,是与别人以轻松的方式建立连接。反依赖者往往在照顾别人,他们总在缩小需求,他们难以觉察到自己的需求。他们经常说服自己:“我不需要别人为我做任何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独自一人。

        依赖者往往充满渴求,比较空虚,必须要别人来满足他们。他们认为,别人会满足他的一切需求。同时,依赖者会因为自己的需求而变得非常有侵略性,会去要求对方。如果它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他们可能会变得非常暴力,甚至报复别人,这时依赖者便从所谓的“受害者”或者“渴求者”变为极其霸道和有破坏性的人。

        这也是依赖者让反依赖者感到非常害怕的部分。反依赖者非常敏感,即便依赖者一开始非常讨人喜欢,但慢慢地,他们就会知道在依赖者友好的背后藏着的是:掌控力极强,会因为拒绝而愤怒,喜欢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于是,反依赖者非常害怕和依赖者在一起,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让依赖者失望,那么之前甜蜜可爱的依赖者就会变得极具破坏力,甚至有些暴力。大多数的关系都会在暴力中结束,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依赖者必须从生活亏欠了他们这种催眠状态中抽离出来,他们的伴侣或者任何一个人都没有义务需要去满足他们。事实上,没有人需要给别人任何事物。你有这种你认为理所应当的需求,很可能是作为依赖者的你从自己父母那里携带过来的,这是亲密关系最大的毁灭者。

        实际上,我们彼此的相遇不是为了满足对方,我们需要摆脱许多信念,以及从许多执念中走出来。依赖型需要清楚的认识到,他们也给关系带来了一些问题,即便他们认为自己是全然敞开的、准备好的,但实际上并不是,他们有太多的期待、太多的需求和太多的要求了,但是他们自己做的太少了。

        依赖者往往会看到自己一直在重复一种模式————一直不断地寻找最终会离开他们的人。这就是依赖者通常的结果,他们最大的噩梦就是被抛弃,但因为他们需求太多,最终对方往往还是离开了他们。依赖者一直在重复这一模式,也总是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

        所以依赖者的信念必须要转变,将自己从无助、对爱成瘾、过度要求和需求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依赖者不妨采取这样的解决办法:向后退一步,不要一直把问题的矛头对向别人。如果依赖者想要停止强迫性和沉迷性的外求,他们就需要感受到内在的孤独,这就是疗愈的开始。当你开始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时,你就会开始变成一个开心的人,即便你感觉到痛苦,你也是一个开心着感受到痛苦的人,不是一个不开心地感受着自己痛苦的人。当你开始感觉到痛苦时,你可以将专注力带回到自己身上,生活就会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会一直不断地创造痛苦,并且会得到更多更残忍的拒绝,直到你大彻大悟。

        如果有人拒绝了你,就离开他们,不需要再追着他们;如果有人不喜欢你,那就接纳,将专注力带回到自己身上,开始爱自己,开始自我照顾。当我开始这么做的时候,我拥有了不一样的能量——不再是将别人推开的需求的能量,而是将别人主动带到我身边的有爱的能量。

        依赖者需要学习的是,反依赖者需要空间并不意味着他不爱我;反依赖者需要学习的是,反依赖者可以告诉依赖者他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没空。总而言之,依赖者首先需要认识到他们自己有问题,反依赖者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要有勇气面对,开始勇敢的表现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逃离和隐藏亲密关系的需求。

        恐惧使深入连接成为可能。

        我们往往有一种信念,如果谈论自己的恐惧,那就代表着软弱。我们要转变这种信念,这种信念的存在是亲密关系被屏蔽的真正原因。理解什么是恐惧,并且知道自己害怕的是什么,这非常重要。

        依赖者的恐惧:分离

        依赖者在自己内心深处有对孤独的强烈恐惧,他们感觉如果自己一个人,就无法存活。这种情况往往来自于依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可能孩童时期他们是在没有父母陪伴或者关注的环境中成长,当时他们不敢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伤感,即便父母回来了,他们也会担心父母什么时候又要离开,他们总是对分离有恐惧。每当依赖者感受到这种恐惧的时候,他们会尝试去控制或找到别人,然后抓住他们,从而让自己感到安全。这种恐惧带来的结果就是不信任——不信任自己,不相信自己的价值,不相信有人愿意留在自己身边陪着自己,不相信他人离开后还会回来。一个对自己绝望的依赖者,往往想让别人来为自己的快乐负责。如果你让别人来为自己的快乐负责,那么你正在不如歧途,这不会给你带来幸福,只会给你带来冲突、反抗和不幸福。所以依赖者需要逐渐意识,自己的期待摧毁了多少段关系,最终领悟到“我没有办法让别人来为我的人生和幸福负责”。

        我们想让你知道,长大意味着要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要开始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并不意味着要拒绝别人。你不需要攻击也不需要争吵,不需要升腾起报复性心理,或者运用各种方法让别人对你负责。你需要开始对自己及伴侣变得真实。你要理解这些,并且开始真实地对待你自己和你的父母。

        反依赖者的恐惧:失去自己

        如果一对父母真的过多地干预自己的孩子,就像将孩子的灵魂从他的身体里抽走了一样。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失去感,就像失去了能让让做自己的那个部分。不少父母不会尊重孩子的个体性,甚至没有这个概念。他们觉得孩子就是自己的延申,无法看到孩子与他们是分离的,所以他们会对孩子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说任何他们想说的话。

        对于反依赖者来说,这种被入侵的感觉及不尊重感是非常痛苦的。这就像是一种虐待或者一种死亡,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暴力的。所以反依赖者在任何情况下都非常反抗亲密,他们没有尊重亲密关系的想法,他们觉得亲密就意味着失去或者被剥夺,而且永远都拿不回来。反依赖者一个主要策略就是不要全然地沉浸在一个人身上,因为那会变得非常危险。反依赖者就是想随时敞开大门,敞开无限的可能性,即便只是与别人调情,也会让他们感觉一切尽在掌握,没有人可以控制他们。

        实际上,反依赖者可能从来都没有真实地对待过调情,他们也做不到,因为控制的另一种方式就是保持神秘,别人不知道的部分是你的力量,他们知道的部分是你的脆弱。所以反依赖者有两种生活,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另一种是他们的秘密生活。秘密生活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如果他们想进入一段感情,对于伴侣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的伴侣经常会觉得“你好像有什么没有告诉我”,实际上,反依赖者就是隐藏了一些事情,从而让整个事件都变得更加复杂。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所有的行为都是被恐惧驱使的。

        依赖者喜欢控制别人,比如依赖者母亲控制孩子,就算孩子长大成人,其身体里永远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受伤的小孩。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反依赖者,反依赖者是长不大的。他们永远无法完全从失去自己的恐惧中脱离出来,这对他们的亲密关系会有很真切的影响。

        反依赖者已进入某段关系就会开始伪装,在一段关系中他们需要伪装的话,他们就没有真正地在那里。比如一个男人,当他的父母之间没有连接感,作为丈夫他又非常提防妻子,那么唯一可以让他敞开一点的就是他的情人,因为他知道他的情人无法拥有他。孩子也知道这是有问题的。然后,孩子要么开始变成一个依赖者,绝望地想尝试让父亲和他们在一起;要么变成反依赖者,说“我不需要你,我想要一个人,我永远都不需要另一个人,我就要建立自己的墙”。这不仅痛苦且疯狂。孩子也陷在这种不断传递的循环模式中,要打破这种模式,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打破情绪上的传承,也就是去感受恐惧,感受痛苦。

        你的内在既有依赖者的恐惧,也有反依赖者的恐惧。你不用为此感到愧疚,因为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评判自己的恐惧。恐惧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没有恐惧,我们就不是人类了。你的关系是不是经常没有一个好的结果,以非常痛苦的方式结束?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都经常背负着之前未解决的关系问题,即前一段关系中未完成的那个部分,将它代入到下一段关系中。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到自己的恐惧是什么。不妨想想你的亲密关系,你现在的亲密关系或者上一段亲密关系,或者自己的父母,然后,开始对自己诚实。在这个工程中,诚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真诚地问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么?”你要花点时间,以一种可爱且友好的方式来检测自己的恐惧,然后与你的伴侣分享。

        我希望你开始承认“我的恐惧是什么”“我害怕的是什么”“我害怕.......”“我有一种恐惧,它是.......”,请写下你的恐惧,这样你才能真正与你的恐惧连接。而且,你可以变成你的恐惧的主任。这使你开始凌驾于恐惧之上,这样你才能勇敢地说:”这些是我的恐惧”。

        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看到恐惧的根源在哪里?你不妨问问自己:我的恐惧源自哪里?我的恐惧源自父亲,还是源自母亲?或者源自我观察到的父母之间的关系?

        很多时候,如果母亲对父亲感到失望,她就会入侵孩子,让孩子跟她一起站队。所以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恐惧:如果父母双方我都爱,我的母亲会生我的气。你要去观察,你的恐惧到底是来自母亲还是父亲,还是父母关系或者家庭关系。

        然后,你要想一想:我的恐惧是如何影响我的人生的?我的恐惧又是如何影响我的亲密关系,如何堵塞我的亲密关系的?其中一个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性生活中的恐惧,性生活往往是恐惧容易浮现的地方,也是你封闭自己的地方,以及你自己控制自己的地方。我们要从一个没有评判的角度去看见自己的恐惧,以接纳、欢迎和尊重恐惧的方式进行。你不需要知道伴侣的恐惧是什么,你不需要成为检测你伴侣心理健康的专家,你需要成为自己的心理健康专家。否则,你就会用所有的时间专业地分析自己的伴侣,却对自己的人生一无所知。

        更好的沟通方式:

        “当我觉得可能失去你的时候,我感到恐惧”

        “当我觉得你可能对别的女人更感兴趣的时候,我觉得无比恐惧,因为我害怕你会离开我。如果你离开我,我就会孤独一人,即便是说到我会被抛弃,变得孤独,我都感到伤心。我最深的恐惧就是要去面对痛苦,那份痛苦已经在心底埋藏已久。如果我可以让你为此负责,那么我就能避免我的痛苦,以及我内在的空洞。我想要为我自己负责,就算跟你说这些我都感到很有压力,但是我还是想说出来。好在我开始感受到更多与自己之间的连接。”

        "当我看到你对别人产生好感的时候,我感到恐惧,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好。”

        你不妨尝试着对伴侣这样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触发了我的恐惧。”你要开始学会用“当你做.......(某些事情),我感到恐惧。”这样的句式去陈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变相的去责备你的伴侣,比如说“当年你没有无休止地给我打电话时,我感到恐惧。”因为每次你这样表达的受,你其实表达的是“你是这样对我的”,你的内在小孩感觉自己是一个受害者,相信“别人误导了我”。在童年阶段,我们可能是受害者,我们可能被误导了。如果我们一直继续相信“是别人误导了我”这个观念,那就无法成长。成长意味着我们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我们的感觉、想法和情绪负责。你开始去辨别自己的恐惧,将你的恐惧写下来,并且以没有攻击性、没有责备性的语言分享出来,我相信你不久后就能拥有非常有能量且美好的亲密伴侣关系。

        我可以说“今天我觉得自己想要一些关注度”“亲爱的,我今天感觉有些孤单,你可以给我一些关注吗?”,我们可以以这样的方式为自己的需求采取主动权。

        即便我们意识到要做出改变,有的时候也还是会出现状况。我可以告诉你,我自己也不是都能做到,有时我会看到“攻击”,然后我会告诉我丈夫:“亲爱的,对不起,我们再来一次,我们再来一次。”我丈夫觉得自己“逃避”的时候也会对我说:“亲爱的,对不起,我们再来一次,我们再来一次。”在我和我丈夫之间,有一个“再来一次”的按钮。每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攻击”或者“逃避”的时候,我们就会重来一次。我们会重新表达我们的恐惧:“亲爱的,我很害怕你没回来,我害怕你发生什么意外,我总是有你会出车祸的恐惧,或者你先离开我的恐惧,所以每当恐惧的时候我都会生气。”我们用这样的方式,亲密的关系就回来了。

        记住,恐惧不是你的敌人,你不需要害怕你的恐惧,也不需要让你的恐惧征服你。如果你做错了,你也一定要按下那个“再来一次”的按钮,然后告诉自己:“看,我抓到你了,刚刚做的不好,让我们再来一次。享受这个过程,因为这是一条美好的加深我们亲密关系的道路。”

        童年不被滋养的人,都有被爱的渴求。

        我们的童年如果不被滋养,之后我们可能就是破裂的,我们会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进入一段关系。

        如果要修复这段关系,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

        第一,关注

        你以一种不被伴侣干扰的方式和伴侣相处,比如注视对方,聆听对方,给予对方时间,给予对方空间,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关注,因为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爱。

        第二, 抚摸

        附魔,拥抱,牵手。非性爱的抚摸是一种能量的交换,每一天我们都可以找一些时刻通过非性爱的抚摸来表达爱和情感,比如把双手搭在伴侣身上,两个人手牵手,或者一个拥抱、亲吻,这些都是没有语言的爱的信号。

        第三,欣赏

        也就是给予对方认可。比如,你丈夫给你做了早餐,你可以告诉他:“早餐实在是太美味了,我非常感动你起来给我做早餐,非常感谢你。这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一切,因为你在通过日常小事在向我表达你的爱,我也收到了这一点。”

        第四,接纳

        当你一直在评论别人的时候,你是很难与别人在一起的。比如,从父母那里得到这种以爱为名的要求:“你可以做的更好,你可以更优秀。”这并不是真正爱的方式。因为这没有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孩子被鼓励着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孩子收到的信息是,“我不能做我自己”。

        在成年人的关系中,我们必须去练习深层的接纳——我接纳你本来的样子,我不会一直尝试改变你,如果我有不开心的事情我会直接告诉你,而不是给你压力让你成为不同的人,坚持让你以我想要的方式去做事。

        空窗期——跟自己成为好朋友

        对于任何一段关系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没有伴侣的空窗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件,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前面已经讲过我们自己的保护层和情绪的部分,以及我们 称作内在空间的地方,即自然真我。当你可以触碰这个空间时,你所有的渴望都会得到满足。

        正念练习

        避免代际传递,我们需要改变的不仅是行为,还有信念,以及潜在行为背后的态度。想要改变这些,需要很多努力,因为这需要很多觉察。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可以感受到我和父亲之间关系的痛,并且意识到他不够爱我并不是因为我不可爱,只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做。我一点点地了解到这些,并脱离这种重复模式的需求。

        你根本不需要着急,预期将就地选择一段错误的关系,然后自己遍体鳞伤,还不如等待一段对的关系。因为错的关系会伤害我们,有时甚至会造成负荷。从某个角度来说,单身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单身也许再好不过了,因为你有你的尊严和独立。

        单身人士可以发展自己的单身生活,可以创造有趣的生活,并且成为有丰富内涵的人,这也是爱自己的一种形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