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描述:多孔介质是渗入了由气体、液体或多相混合物填充的大量孔隙的固体材料。
意思是包括固相、液相(或气相)的一个连续体。通常可以不考虑真实的物理结构,而用一部分连续区域(或一块板)来代替,近似地能够反映真实流体流动情况。
在STAR CCM+中对于多孔介质建模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在动量运输方程中加入源项,这个源项当成与压力变化(压降)有关的一项。与这个压降有关的速度称为表观速度公式。
第二种,流体进入区域,相当于受到固体颗粒挤压,真实情况下,该区域的流体物理速度会提高,这种类似速度会变高的情况下,速度称为物理速度公式。
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选择不同的建模方法。
废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多孔介质模型 的使用方法。
两种建模方法中均要考虑孔隙率。简言之就是空区域占整个区域的体积百分比。
如果是一个二维平面,可以采用图片二值化的方法将其转换为黑白图片来确定。
附二值化处理python代码如下:
湍流流过多孔介质区域并不被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