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热-固耦合分析

1.流-热-固耦合概述

1.1 流固耦合

(1)当流体流动与固体结构发生相互作用时;

(2)流体的运动可能对固体产生流体压力或热载荷;

-当流体的压力导致结构发生较大变形,反过来同时影响流体的流动,这

个就属于双向流-固耦合;

-流体的压力影响结构的变形,但是结构的变形对于流体影响很小,这个

就是属于单向流-固耦合;

(3)由于外部的力,固体也会发生变形或移动,从而驱动流体运动。

1.2 FSI为什么重要

(1)流-固耦合计算对于认识和理解一些工程问题,至关重要。

例如,材料的选择,疲劳,流体的影响和结构设计参数等;

(2)为了更好的设计

1.3 流-热耦合

(1)主要研究流体流动与固体的传热问题,如电子产品散热,固体的对流传

热等;

(2)目前ANSYS+FLUENT可以解决单向流-热耦合和双向流-热耦合问题。

1.4 热-固耦合

(1)主要研究温度场与结构场之间的关系;

(2)ANSYS+FLUENT支持单向热-固耦合和双向热-固耦合。

1.5 流-热-固耦合

(1)主研究流体与固体之间的传热以及固体受热之后发生的热应力和热应力;

(2)ANSYS+FLUENT支持稳态和瞬态流-热-固耦合

ANSYS Workbench做为一个协同仿制平台,为多场耦合计算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程序使用ANSYS Mechanical计算结构的变形与应力,Fluent完成流体与固体的传热计算。

流-热-固耦合根据场之间的耦合程度,可分为单向耦合(间接耦合),弱耦合和强耦合(直接耦合)

耦合程度,由场之间的物理耦合程度决定-即一个场的变化对另外一个场变化的敏感度;

如果场之间是强耦合的,则需要强耦合算法进行求解,但是这会对求解造成困难。如果场之间相对独立影响很小,则可以使用弱耦合算法,甚至不用使用耦合,即使用单向耦合即可。

完全耦合(Fully Coupled)

-采用一个耦合的方程描述流体和固体控制方程;

-流场和固体场之间是紧密耦合;

-但是在单一的流体-固体矩阵中很难完成求解;

-目前在Mechanical模块中是不可用的。

双向迭代隐式耦合(2-way Iteratively Implicit)

-流体和固体方程分别求解;

这个求解过程就像流体中的湍流也不能完全耦合到动量方程中进行求解,

也是使用分离求解算法;

-在每个时间步中通过迭代获取隐式求解;

Mechanical+Fluent可以实现

双向显式求解(2-way Explicit)

-显示算法在一个时间步内,没有流场与固体场的计算迭代;

-基于前一个时间步的流场计算结果来计算固体场;

-可以通过在FLUENT中设置单耦合迭代来实现双向显式求解;

-由于该算法需要很小的时间步,因此不推荐使用。

单向流固耦合

-首先完成一个场的求解,将该场的求解结果作为另外一个场的边界条件和

载荷,然后再求解第二个场;

-该方法适合两个场之间的弱耦合;

-基于WB平台可以方便的实现单向耦合的数据传递;

隐式算法与显式算法的对比:

FSI中的隐式和显式求解方法,与隐式和显式求解器并不相同;

-这里的隐式或显式求解器表示的出来瞬态动力学方法的不同时间积分策

略。

在FSI中,隐式与显式的具体意义如下:

-显式流固耦合,表明流场和固体场分别进行求解,但是在一个时间步内,

流场和固体场之间不存在耦合;

-隐式流固耦合,表明流场和固体场是相互依赖的并且在一个时间步内要

二者要要同时收敛。

当我们采用显式流固耦合算法时,要确保流场和固体场之间是弱耦合,并且时间步要足够小,以至于能够保证在第一个时间步获取准确的计算解。当我们使用隐式流固耦合算法时,不要求必须在第一次耦合迭代获得正确解答

-隐式流固耦合算法主要依靠的是迭代更新,直到流固耦合界面传递的数

值收敛;

-隐式流固耦合算法更加稳健并且可以使用较大的时间不长;

-ANSYS使用的是迭代隐式算法。

2.流-热-固耦合计算的基本流程

可以在Workbench平台下完成多个工作流程:

-静态数据传递

--流体或固体场完成计算后,将其计算结果作为固体或流体场得边界条件或

载荷,完成第二个场得求解,这个过程就是单向流-固耦合过程;

-协同流固耦合仿真计算(双向流固耦合)

-流体场和固体场同时进行求解并实时进行数据交换;

-这个过程就是双向流固耦合分析

为了确定使用哪一种工作流程,可以参考下面的建议:

-数据是单向传递还是双向传递;

-计算的工况是稳态还是瞬态;

-需要传递力/位移或热分析数据吗

2.1 基于系统耦合器的协同仿真

支持面力或位移的耦合

-15.0以上版本支持热耦合;

单向流固耦合或双向流固耦合稳态工况或瞬态工况;

可以将静力学或瞬态动力学求解与Fluent联系起来

图片

图片

2.2 静态数据传递多工作流程

-可以在WB的工程框架上直接连接;

-将外部数据与Mechanical进行连接;

-外部数据与System Coupling进行连接;

-计算产生的固体场计算结果通过Fluent的数据映射面板来传递数据;

-在CFD后处理器中手动输出载荷或轨迹总是单向数据传递:

-可以通过执行一系列的单向数据传递来实现稳态的双向流固耦合计算结果。

图片

2.2 静态数据传递

以上两个分析系统是在WB平台上直接进行连接完成的,一个是流-热-固耦合,

一个是流-固耦合,该连接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从Fluent到Mechanical和热分析系统,支持表面力,温度和对流换热系数(HTC)的数据传递;

(2)从Fluent到固体场得计算,仅支持传递体温度;

(3)仅能进行稳态计算;

(4)不支持从Mechanical到Fluent中的位移传递.

图片

将外部数据连接到静力学分析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仅支持连接到Mechanical系统;

(2)支持体积/面温度,压力(力矢量),HTC,热流密度(Heat Flux),体积生热率,壳体厚度和位移

(3)对于外部数据的源文件,支持Fluent的计算结果,CFD后处理或其他

软件包;

(4)支持稳态或瞬态计算

(5)基于WB平台使用非常方便

图片

将外部数据传递到系统耦合器,然后基于系统耦合器完成数据的传统,该

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作为静态数据源,将外部数据连接到系统耦合器上;

(2)系统耦合器可以将数据传递到Fluent或Mechanical ;

(3)该系统支持面温度,HTC和Heat Flow

(4)数据映射传递效率高;

(5)仅支持稳态计算。

图片

实际工程中还存在一些简化的FSI分析:

(1)如果计算中不考虑固体的变形和应力,而只关心其运动规律则可以使

用Fluent中的6自由度刚体模型,该模型考虑固体的三个平动和三个转动;

(2)Fluent中为6自由度刚体提供了UDF宏文件

-基于6自由度刚体,可以进行双向隐式或显式求解,这取决于固体的位置在

每个时间步是进行一次迭代就更新还是多次迭代后进行更新。

-对于研究刚体运动,该方法更加有效;

-不需要结构场的计算结果;

例如:波浪中的船, 高空坠物,结构入水。

图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