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本人在学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期间,梳理的笔记,方便后续复习。
1、综述
项目 | 内容 | 项目 | 内容 |
信息与信息化 | 信息 | 数字中国 | 数字经济 |
信息系统 | 数字政府 | ||
信息化 | 数字社会 | ||
现代化基础设施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数字生态 | |
工业互联网 | 数字化转型与元宇宙 | 数字化转型 | |
车联网 | 元宇宙 | ||
现代化创新发展 | 农业农村现代化 | ||
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 | |||
消费互联网 |
2、信息与信息化
1)信息
概念:是一种客观事物,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信息量单位:比特(bit)
2)信息的11个特征
(1)客观性(主观的信息必然转化客观信息)(2)普遍性 (3)无限性 (4)动态性 (5)相对性(6)依附性 (7)变换性 (8)传递性 (9)层次性 (10)系统性 (11)转化性
3)信息系统
概念: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特点:面向生产、支持生产;
4)信息系统生命周期VS软件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 软件生命周期 |
系统规划 | 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 |
系统分析 | 需求分析 |
系统设计 | 概念设计、详细设计 |
系统实施 | 编码、测试 |
系统运维 | 维护 |
5)信息化
(1)概念: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2)信息化的核心
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充分应用先进社会生产工具;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3)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网络体系;信息产业基础;社会运行环境;效用积累过程;
6)国家信息化体系6大要素
-信息技术应用:龙头
-信息技术和产业:物质基础
-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
-信息化政府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保障
-信息资源:核心任务
-信息网络:基础设置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络——三网融合、三网合一)
7)组织信息化趋势
组织信息化趋势 | |||
产品信息化→ | 产业信息化→ | 社会生活信息化→ | 国民经济信息化 |
* 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
8)国家信息化趋势——总目标:建设网络强国
1、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3、21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现代化基础设施
1)新基建
- 概念:新型基础设置建设,包含7大领域:5G基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5G”的“工业”“大数据”给“城际高铁”进行“人工”的”特高压“”充电“)
2)新型基础设施——3新(技术新、应用新、平台新)
- 信息基础设施(技术新——算力、网路、技术)
(1)通信网络基础设置 (2)新技术基础设施 (3)算力基础设施
- 融合基础设施(应用新——智慧、升级、应用)
智能通信、智慧能源;
- 创新基础设施(平台新——公益科教、创新、平台)
重大科技、科教、产业技术;
3)工业互联网
- 概念: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 融合应用
(1)平台化设计 (2)智能化制造 (3)网络化协同 (4)个性化定制 (5)服务化延伸
(6)数字化管理
- 平台体系——平台、网络、安全、数据
(1)平台(中枢、操作系统)——四个层级:边缘层、Iaas、Paas、Saas
作用:数据汇聚、建模分析、知识复用、应用创新
(2)网络(基础)——三部分:网络互联、数据互通、标识解析
典型技术:工业总线、工业以太网、时间敏感网络(TSN)、确定性网络、5G;
企业内网:信息(IT)网络、控制(OT)网络
发展特征:IT和OT融合;工业现场总线向工业以太网演进、工业无线技术加速发展;
(3)安全(保障)
三特点:涉及范围广、造成影响大、防护基础弱;
(4)数据(要素)——信息流
三特征:重要性、专业性、复杂性;
4)车联网
- 概念: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与汽车、电子、道路交通运输等领域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
- 体系框架——云、管、端
系统 | 内容 |
云系统 | 服务器及信息平台,汇聚海量数据信息 |
管系统 | 网络通信/通信协议 |
端系统 | 泛在通信终端 |
- 链接方式:车与云平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内设备间;
4、现代化创新发展
1)农业农村现代化
-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
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
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 |
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 |
- 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过程;
- 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建设
(1)建设基础设施 (2)发展智慧农业 (3)建设数字乡村
2)两化融合
- 概念: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融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 两化融合的内容:
(1)技术融合(信息技术-工业技术)——产生新技术,推动技术创新
(2)产品融合(信息技术-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3)业务融合(信息技术-企业各环节)——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升级
(4)产业衍生(信息化-工业化)——催生新产业,形成新兴业态
3)智能制造(IM,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 概念:基于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兴生产方式;
-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能力要素(技术、资源、制造、人员——“集资造人”)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话反击有瘾”) | |||||
一级(规划级) | 对核心业务活动进行流程化管理 | ||||
二级(规范级) | 实现单一业务活动的数据共享 | ||||
三级(集成级) | 实现跨业务活动间的数据共享 | ||||
四级(优化级) | 实现对核心业务活动的精准预测和优化 | ||||
五级(引领级) | 实现产业链协同并衍生新的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 |
4)消费互联网——本质:个人虚拟化,增强个人生活消费体验-建立“无身份社会”
- 属性:媒体属性&产业属性
- 核心:社交网络发散性&聚集性
* 线下向“上”融合,线上向“下”拓展;
5、数字中国
1)数字中国四个维度
数字经济 | 数字社会 | 数字政府 | 数字生态 |
2)数字经济
- 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效率提升业
# 产业数字化典型特征:
(1)社会维度:以数字科技变革生产工具、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内容重构产品结构
(2)市场维度:以信息网络为市场配置纽带、以服务平台为产业生态载体
- 数字产业化: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由数字化产生的行业)
# 数字产业化发展重点(7个-“大蜈蚣需人去晕”):
(1)大数据(2)物联网(3)工业互联网(4)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人工智能
(6)区块链(7)云计算
- 数字化治理的内涵
(1)对数据的治理
(2)运用数据进行治理
(3)对数字融合空间进行治理
- 数据价值化
数据资源化→ | 数据资产化→ | 数据资本化 |
使用价值 | 交换价值 | 社会化配置 |
3)数字政府
- 关键词:共享、互通、便利
- 主要内容:
(1)一网通办 (2)跨省通办 (3)一网统管
4)数字社会
- 社会民生:建设重点-普惠、赋能、利民
- 智慧城市——四大智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中西部)
# 强调:“人民城市为人民”
# 五个核心能力:
(1)数据治理(2)数字孪生(3)边际决策(4)多元融合(5)态势感知
- 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
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 | |
一级(规划级) | 策划发展,初步开展数据采集和应用 |
二级(管理级) | 多领域实现单项应用,全生命周期实施管理 |
三级(协同级) | 跨领域协同改进 |
四级(优化级) | 深度融合、持续提升 |
五级(引领级) | 敏技发展,实现物理、社会、信息三元空间融合演进和共生共治,引领城市集群治理联动 |
5)数字生态
- 数字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5个1级指标)
(1)数字支撑体系(智慧物流设备、电子支付设备等)
(2)数字开发利用与安全(公共数据开放、数据安全)
(3)数字市场准入(数字经济业态市场准入、政务服务便利度)
(4)数字市场规则(相关政策制度等)
(5)数字创新环境(数字创新生态、数字素养与技能、知识产权保护)
5、数字化转型与元宇宙
1)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颠覆”
- 概念:建立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基础上,进一步触及组织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业务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
# 只有组织对其组织活动、流程、业务模式、员工能力等进行系统性、彻底性(或重大和完全的)重新定义,才会成功。
2)智慧转移(S8D模型)——“数据——智慧”之间的转化活动
数据 → 信息 → 知识 → 智慧
- "智慧——数据"过程(信息化过程):信息系统规划、建设、运行过程;(会植果树)
(1)智慧架构化(2)知识模型化(3)过程信息化(4)数据平台化
- "数据——智慧"过程(智慧化过程):对数据的开发利用和资源管理的过程;(对绳钩机)
(1)对象数字化(2)孪生虚拟化(3)架构可视化(4)计算智能化
3)元宇宙——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
- 概念:用数字虚拟化现实世界,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
- 元宇宙的性质
(1)时空性:空间维度上的虚拟,时间维度上真实的数字世界;
(2)真实性: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化赋值物,也有虚拟世界的创造物;
(3)独立性: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又高度独立的平行空间;
(4)连接性:把网络、硬件终端和用户囊括进来的一个永续的、广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
# 元宇宙必须能够永远存在;必须是去中心化的;必须能与现实相连;
- 元宇宙未来发展三阶段:
(1)数字孪生(现实世界映射到虚拟世界)
(2)数字原生(虚拟世界产生现实世界没有的产品)
(3)虚实共生(现实和虚拟的边界模糊,最终相互依存)
- 虚拟现实VR:把真实的你带进虚拟世界里,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
- 增强现实AR:将虚拟影像在真实世界中呈现,你可以分辨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4)元宇宙六大技术
(1)区块链(Blockchain)
(2)交互技术(Interactivity)
(3)电子游戏技术(Game)
(4)人工智能技术(AI)
(5)网络及运算技术(Network)
(6)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
5)元宇宙主要特征
(1)沉浸式体验(2)虚拟身份(3)虚拟经济(4)虚拟社会治理
6)元宇宙发展演进
数字人 → 数字人生 → 数字组织 → 数字生态 → 数字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