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防护开关(SPKS)功能及使用
随着地铁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地铁线路开始采用GoA4级无人驾驶标准进行建设和运营。在运营过程中,为了确保进入全自动运行区的运营人员的安全,与传统地铁线路不同,无人驾驶线路的车辆段/停车场(以下简称段/场)全自动运行区、正线全自动运行区等必须划分为不同的防护区域,并分别设置人员防护开关(简称SPKS),作为对进出全自动运行区运营人员的关键安全措施。在无人驾驶线路信号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对SPKS的使用场景、功能要求、设置原则、实现方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运营规章制度,以确保运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一、SPKS运营场景
当轨旁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维修人员下轨道作业时,为了对进入全自动运行区域的维修人员进行安全防护,作业人员通过激活车站车控室IBP盘的SPKS开关激活防护区域,在开关激活之后SPKS表示灯点亮红灯。对于CBTC列车,防护区域被区域控制器ZC设置为限制状态,对于非CBTC列车,联锁关闭防护区域的防护信号机。此时对于已经停在防护区域内的列车因无移动授权列车将无法运行,对于防护区域内正在运行的列车将触发紧急制动而停车,对于防护区域外的列车以常用制动停在防护区域前方。这样区域内部的列车不能移动,区域外部的列车不能进入该区域,整个防护区域处于一个安全防护的状态。此时车站值班员与调度员沟通确认SPKS区域内及接近SPKS区域的所有列车均已经完全停稳,维修人员方可通过门禁卡进入轨行区进行维修作业。
二、SPKS工作原理
人员防护开关主要根据线路实际情况将线路划分为若干个防护区域,并设置与防护区域关联的SPKS开关实现人员防护功能。它主要由联锁、区域控制器ZC、车载以及ATS实现SPKS采集层、执行层和显示层的业务功能,具体情况如下:
(1)区域划分:系统在遵从客户要求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原则将ATC区域划分成若干个防护区域。无人驾驶项目中SPKS设置应覆盖所有全自动运行区域,包括正线、场段ATC区域、试车线。
(2)采集层:为实现防护功能,系统层中将线路划分为若干个防护区域,每个防护区域关联一个SPKS开关。联锁系统通过继电器采集SPKS开关位置实现SPKS状态采集,同时驱动人员防护开关表示灯,表示灯平时处于熄灭状态,当SPKS被激活后点亮红色表示灯。
(3)执行层:当联锁系统检测到SPKS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后,联锁通过关闭防护区域的防护信号机的方式封锁区域,同时联锁将开关激活的状态发送给ZC;ZC将防护区域设置为限制状态,同时将列车的移动授权设定在防护区域的末端并发送给车载系统;车载系统控制列车在防护区域末端停车,区域内列车施加紧急制动。
(4)显示层:为了更好的组织行车,当ATS收到SPKS防护区域激活的信息时,ATS系统将其状态及相应的封锁区域显示到中央ATS工作站。
三、SPKS 联锁防护原则
(1)SPKS 开关激活后,CI 系统自动建立防护分区并关闭相应进路始端信号机,同时将防护分区内的区段封锁状态告知 ZC 系统,ZC 系统将区段封锁状态告知列车。已经进入防护区域的全自动运行列车和CBTC 级别列车须紧急制动。如果列车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全列车出清 SPKS 防护区域,在停车后紧急制动自动缓解,并继续运行。
SPKS 恢复后,因故关闭的信号机自动重开。
SPKS 开关防护区域激活时,防护区域内的道岔允许单操。
(2)SPKS 激活后联锁进路防护原则如下:
- 后备级别进路:进路范围内(含保护区段)与防护分区有重合时,列车进路不能建立;对于已经建立的进路,联锁应立即关闭防护进路的始端信号机;【注:若只有保护区段被 SPKS 封锁时,办理主进路,主进路可锁闭,但保护区段无法锁闭,信号不能开放】
- CBTC 级别进路:直通进路范围内(不含保护区段)与防护分区有重合时,列车进路不能建立;反向进路及折返进路范围内(含保护区段)与防护分区有重合时,列车进路不能建立;对于已经建立的进路,联锁应立即关闭防护进路的始端信号机。【注:反向进路及折返进路,若只有保护区段被 SPKS 封锁时,办理主进路,主进路可锁闭,但保护区段无法锁闭,信号不能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