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望面部色泽之所以能够判别疾病,其原理在于面部血脉分布丰富,《灵柩·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次,面部皮肤嫩薄,体内气血盛衰变化,最容易通过面部色泽变化显露出来;此外,患者面部多暴露于外,方便医生观察。面部色泽对于疾病的判断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判断气血盛衰、识别病邪性质、确定疾病部位、预测疾病转归。
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情况的侦察方法,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舌诊的变换往往比较明显,故舌诊在望诊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花医镜·望舌色》云:“舌者心之窍,凡病具现于舌,能辨其色,证其自然”。《医生棒喝》记载:“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强调通过全面观察舌质、舌苔,便可推测其发病的性质。由于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关系十分密切,其变化与体内的各种变化同步,所以有人把舌象比作反映内脏变化的“镜子”。临床实践证明,凡体质禀赋的强弱,正气的盛衰、病情的深浅、预后的吉凶均能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传统的舌面望诊任务中,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李福凤等将最小偏差法和线性判别式分析相结合,在多个色彩空间中进行实验,找到了面部光泽识别的最佳空间和模型,取得了89%的高准确率;陆萍等利用神经网络分析中医面诊证素辨证,构造了一个高效经济的基于证素辨证的面诊神经网络结构;沈兰荪等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中医舌诊客观化,提出了舌体区域分割、裂纹分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