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芒果。
在 “质量意识:质量与个人的关系” 这篇文章中,阐述了产品的合格率即使达到99.9%(1000个产品中只有一个不合格品),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
做到完全“零缺陷”在现实中是难以达到的,但是总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期望值,也就是今天芒果想要分享的主题:六西格玛。
六西格玛理论,最初由摩托罗拉公司提出。其中的西格玛是希腊字母σ,表示标准偏差的意思,因此我们所说的六西格玛,实际上说的就是六个标准偏差的意思。
看到上面的解释,可能你对这个概念还是不太清楚,下面引入统计学中我们相对熟悉的正态分布示意图,如下图:
正态分布示意图,摘自百度百科
简单来说,当我们能够达到1个标准偏差(1σ)时,产品的合格率可以达到68.26%,当我们能够达到2个标准偏差(2σ)时,产品的合格率可以达到95.46%,依此类推。
根据正态分布示意图,随着标准偏差倍数的增大,产品的合格率以较快的速度无限接近1。当我们达到6个标准偏差(6σ)时,产品的缺陷率仅有3.4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率的缺陷率),即100万个产品中仅有3.4个不合格品。
通过把六西格玛设定为缺陷率的预期目标,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品由于不能满足质量要求进而产生的报废、返工、质量事故处理等成本,最终提高产品整体的营收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降低缺陷率呢?“全面质量管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径,在下篇文章中,我们就来聊聊这种质量管理模式。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本文首发于同名公众号,如果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点赞、关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