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6675的推荐电路

从datasheet里可以看到max6675的建议电路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我根据经验画出的原理图:
 
下面来说一下为什么这样设计。
1、    电容C3,是为了滤波,添加一刻0.1uF的电容可以降低输入信号的波动;
2、    电阻R67,他是跟C3一起使用的,是为了增加响应速度。如果K+的电压降低,那么C3可以通过R67进行放电;
3、    电阻R68和电容C4、C10 是为了RC稳压,就有小朋友要问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因为推荐电路里没这个。那么我们来看一下MAX6675的内部原理图:
 
        可以看出一个放大电路和一个跟随电路,那么我们就有理由为MAX6675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源了,毕竟41uV/℃,轻微的电源波动都会引起测量结果的波动。

        本文联合发表于:http://www.tfmcu.com/TechnologyNews/036db855-8454-3706-13a2-5e5e58207ff3.shtml

 

 

 

这是一篇关于MAX6675的K型热电偶测温实验,见附件下载其源码和使用教程。热电偶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用所产生的热电势测量温度,对于热电偶的热电势,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热电偶的热电势是热电偶工作端的两端温度函数的差,而不是热电偶冷端与工作端,两端温度差的函数; 2、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的大小,当热电偶的材料是均匀时,与热电偶的长度和直径无关,只与热电偶材料的成份和两端的温差有关; 3、当热电偶的两个热电偶丝材料成份确定后,热电偶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的温度差有关;若热电偶冷端的温度保持一定,这时候的热电偶热电势仅是工作端温度的单值函数。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 根据热电偶测温原理,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不仅与测量端的温度有关,而且与冷端的温度有关,需要测量出冷端温度,从而才能准确地测量出真实的温度 可能感兴趣的项目设计:MAX6675+K型热电偶测温实验,链接:https://www.cirmall.com/circuit/2537/detail?3 该设计通过SPI接口和USART将测得的温度数据发送到PC的串口助手,本文中使用到了以下模块: a)网购的一款MAX6675模块,包含K型热电偶。 b)STM32 Nucleo F302R8开发板。 热电偶工作原理 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两端接合成回路,当两个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 热电偶就是利用热点效应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或配套仪表连接,显示仪表会指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 MAX6675工作原理 MAX6675MAXIM公司的K型热电偶串行模数转换器,它能独立完成信号放大、冷端补偿、线性化、A/D转换及SPI串口数字化输出功能。 MAX6675内部集成有冷端补偿电路;带有简单的3位串行SPI接口;可将温度信号转换成12位数字量,温度分辨率达0.25℃;内含热电偶断线检测电路。冷端补偿的温度范围-20℃~80℃,可以测量0℃~1023.75℃的温度。MAX6675为SO-8脚封装,工作电压为+5V直流电压,功耗为47.1mW,电流为50mA,适用于体积不大,不利散热的装置条件下使用,其引脚图如图2所示。其中SO为SPI串行输出端口引脚; CS为片选信号;SCK为串行时钟输入;T+、T-分别接热电偶的测量端和冷端。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