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人生(1):从“MVP最小可行产品”看如何“走出拖延”

      我们在做产品时,为了避免步子迈的太大,效果不好造成资源的浪费,总会用到一个方法“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也就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尽量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开发出能够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产品来测试。它不仅适用于全新产品的开发,也适用于成熟产品上新模块的开发,都是一种快速收集用户反馈再定如何迭代产品又或者是发现不可行放弃继续研发的方法。总的来说,MVP注重的是实现产品的核心价值,而非完美的功能实现,它的特点是有价值、范围尽可能小、尽早交付、对用户是可用的产品。它可以使产品研发团队能够以最小的资源和时间验证业务假设的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MVP的应用步骤大致如下:

  1. 市场和用户调研:收集目标用户群的需求和痛点,确认产品要解决的需求或问题;

  2. 定义核心价值:提炼产品的核心价值,确定用户最迫切的需求或者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3. 功能筛选:确定实现核心价值所必需的最小功能集合,这些功能要能够解决用户的主要问题;

  4. 设计和开发MVP:根据最小功能集设计产品原型,但要确保整个产品流程是可用的,即便它可能是非常基础的功能;

  5. 发布产品并收集反馈:将MVP产品推向目标用户市场,让目标用户开始使用并收集用户的反馈。这里也可以对用户进行筛选,选出最能体现MVP是否有价值的那部分目标用户;

  6. 分析反馈和数据:密切关注用户行为的数据、收集用户的评价,量化评估MVP的表现,为以后的产品迭代或决策提供依据;

  7. 迭代优化:基于MVP的反馈,优先处理用户反映最重要的问题或增加最让用户期待的功能,再次循环以上步骤,持续优化产品。

       举个例子,你想做一个旅行计划的产品,帮助自助游爱好者快速制作旅行计划。通过一番用户和市场的调研后,发现目标用户觉得制作旅行计划的痛点是花的时间比较长,他们可以搜到景点、餐厅的信息,也可以在地图网站搜索路线,但需要自己一个个输入串联起来,他们想加快制作旅行计划的速度。然后,你调研后发现他们想要更智能的方法制作旅行计划:“直接按照他们的旅行需求”先自动推荐景点、餐厅,他们手动调整后,系统自动按照景点的开关门时间等信息排好每天的行程。” 那对你来说,要考虑数据覆盖度的问题,要考虑产品要有“多智能”。这时候你可以筛选数据,选出几个用户最想做旅行计划的城市来减少MVP数据量的问题。对于智能度的问题,也可以根据调研,在“询问用户旅行需求”的模块筛选出用户最在意的几维度,比如吃住的档次、行程的松紧度等。在对每个模块进行一番筛选后,只保留目标用户最在意的,但串联起来,整个旅行计划产品又是可用的内容进行MVP开发。在开发出的MVP产品上线后,用户可能会说整个产品还不错,但是现在行程排好后,我需要返回到上一页修改,我想在当前的行程页面直接修改,又或者是我需要知道每个景点推荐的游玩时长等信息。这样,你就可以根据用户使用产品的反馈来迭代后续的产品了。

       当然,MVP的思维不止应用于全新产品,对于成熟的产品来说,产品经理也会经常收到不同类型的客户提出的需求,这些需求的开发量都不小,所以为了避免需求只是少部分客户的特别需求(KA用户需求除外),产品经理也可以应用MVP的思维在新的功能开发上,先确定客户最核心的需求点,看是否可以用现有的资源直接解决,如果可以就不用新开发单独的模块了,如果不可以,一定要新开模块的话,可以先做客户最急需的那部分,上线看看反响,根据客户的后续反馈再定是否要继续研发迭代。

      对于困扰现代人的拖延来说,我们也可以借用MVP的思维来克服拖延。拖延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完美主义,害怕走出舒适区,对未来抱有消极的预言,恐惧失败等等。我们通常认知自己拖延的原因不是很难,难的是“行动起来进行改变”,那此时就可以借用MVP的思维来帮助自己走出拖延,这里先抛砖引玉给个思路,大家可以自行发挥按照MVP思维来填充。

  • 识别拖延的原因:每个人拖延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不同的事情对应的拖延原因也可能不一样。比如领导给安排的活一直拖着不干,可能是因为你真的不喜欢这件事,但是自己的某件事情拖着不做,是因为自己对事情的结果太在意,想完美,所以在等更好的时机。所以要先识别不同的事情对应的拖延原因是什么,将他们进行归类;

  • 定义当前最想解决的拖延类型/事情:结合拖延对生活的影响,对拖延类型进行筛选,找到当前对自己生活影响最大,最急需解决的拖延类型。每个阶段拖延的类型最好只有一个,目标越少越能让人更加专注,也更能帮助人筛选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拖延类型/事情,不是所有的拖延都需要在一个时间解决,可以分步骤一点点地解决;

  • 分解走出拖延的任务:将确认下来的目标进行分解,可以帮助自己更明确当前最紧急地最重要的子任务是什么。比如一直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总给自己学英语找拖延的理由。这个学英语的拖延是目前对你来说影响最大的事情,这时候你可以将学英语这件事情拆解,拆解成第一周先尝试每天学习1小时,早上起床半小时,晚上睡前半小时,因为学习的时间短,所以执行起来不是很难,先执行一个星期看看,自己是否能坚持,如果能坚持,那就下个星期延长每次学英语的时间到各1个小时,以此类推。注意:走出拖延最难的就是迈出第一步,所以将你定下来的目标分解成最小的、可以让你行动起来的目标,可以帮助你快速冲破第一步:行动起来。这对于拖延人群来说,是很关键的一步。

  • 开启MVP阶段的走出拖延计划:先用最少的资源调动自己的行动是这一阶段的目标,如前面制定的学习英语的例子,可能每天早晚刷牙洗脸的时间听听英语,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对你来说心理压力没有很大,比较容易让你开始“行动起来”。虽然看上去可能没有做很大的改变,但是对于走出拖延来说,却是很重要的一步。只有迈出了这一步,才会有后续的迭代更新。

  • 根据自身反馈迭代更新计划:这阶段主要根据自身对这计划的反馈情况来调整是否要加大力度还是改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发现自己对早晚各学半个小时的英语已经习惯了,那就可以延长早晚学习的时间到1个小时。如果执行了几天,发现自己又想拖延不学了,那可以改回半小时或45分钟。又或者是可以增加其他的时间点,比如上下班的地铁上可以听听英语等等。这些就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调整了。

    对于走出拖延来说,有一个“5分钟法则”,大意就是定时5分钟,去做想要拖延的事情,5分钟到了就停止,以此来鼓励自己迈出最关键的第一步。这个方法就跟MVP的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大脑需要让自身先体验到“有所进展”,才会开启持续跟进的思维模式,而用最小的资源让自己动起来,则是“有所进展“的开端,先走出第一步就是胜利!

      走出拖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善用各种方法,去尝试实践起来,拖延总有办法被克服的。如果你也有更好地走出拖延的方法,欢迎交流分享!

  • 22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 回答1: PMP (Produ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产品管理专业人员通常会制定产品路线图、发布计划和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行产品阶段来管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以确保产品能够在市场上成功地推并能够持续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产品路线图指的是策划一个产品在未来几个月或几年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包括产品的战略目标、特性、技术和市场趋势等。一份完整的产品路线图应该具有明确的时间表,项目的范围、阶段、风险和资源安排等,用以确保设计、开发和营销团队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达成预期的产品成果。 发布计划则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确定产品发布的时间表和策略。发布计划应该考虑产品的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各个地区和渠道的销售策略和营销活动等,以确保产品在发布后能够快速地占领市场,同时也要平衡风险和收益。 最后是MVP阶段, M​​inimum Viable Product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它是最简洁版本的产品,同时也包括最基本的功能和特点,可以帮助团队快速地测量市场的反应和客户需求。通过收集客户反馈、了解市场动态,团队可以不断地改进产品,确保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把资源用在最有效的地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加速推进产品的上市时间。 ### 回答2: PMP是一种项目管理方法,它被广泛用于指导产品的开发和发布等过程。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产品路线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让团队清晰地了解产品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计划,有助于提高团队效率并提升产品的质量。一旦产品路线图确定,就需要制定发布计划,这样能够让开发团队有一个清晰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是指最小可行产品,它是一种快速验证产品市场适应性的方法。一旦MVP发布成功,就可以用市场反馈来优化产品并不断改进。 因此,PMP、产品路线图、发布计划和MVP这几个要素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PMP的项目管理方法论,结合产品路线图的制定和发布计划的安排,能够让开发团队更加专注和高效地工作,最终推一个高质量的MVP产品,并对市场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实际工作中,PMP、产品路线图、发布计划和MVP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但它们始终是产品开发过程的关键要素,能够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规划、安排和控制产品研发过程,实现产品最终的成功。 ### 回答3: PMP(Produ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产品经理认证)是全球最权威的产品经理认证之一,是产品经理们对自身职业技能的证明和提高。产品路线图(Product Roadmap)是产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时间轴,描述了产品在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方向,以及实现这些方向的关键目标和里程碑。发布计划(Release Plan)用于规划和组织产品的发布,指定了产品版本的发布时间、功能、性能、质量目标等方面的计划。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是一种快速实现和验证产品概念的实践方法,旨在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最小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一个具备基本功能和最小可行性的产品。 在产品管理中,PMP认证的产品经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制定产品路线图,明确产品发展的目标和阶段性里程碑,并结合发布计划,提前安排好产品版本的迭代周期、内容和质量目标。同时,MVP方法可以帮助产品经理更快速地验证新产品的概念、功能和用户体验,并在最短时间内快速迭代,不断改进和完善产品,从而提高商品价值和用户满意度。因此,PMP产品经理需要注重产品路线图规划和发布计划策划,同时也需要学会MVP方法,在市场竞争中快速创新和响应用户的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养心进行时

欢迎留言交流,新主题探讨!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