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笔记之1:kNN算法

一、k近邻算法

1、概述

k近邻(k-NearestNeighbor,简称kNN)算法是一种常见的监督学习算法。其工作机制可概括为:给定测试样本,基于某种距离度量找出训练集中与其距离最近的k个训练样本,通常k是不大于20的整数。然后基于这k个“邻居”的类别信息来进行预测,通常使用投票法,即选择这k个样本中出现最多的类别来标记测试样本,在回归任务中可使用“平均法”,即将这k个训练样本标记的平均值作为预测结果,还可以基于距离进行加权平均或加权投票,距离样本最近的权重最大。

k近邻算法的三要素:k值选择、距离度量和分类决策规则。

优点: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训练模型依赖训练集数据且不可丢弃。

适用数据范围:数值型和标称型。

k-NearestNeighbor分类器存在以下不足:

分类器必须记住所有训练数据并将其存储起来,以便于未来测试数据用于比较。这在存储空间上是低效的,数据集的大小很容易就以GB计。

对一个测试图像进行分类需要和所有训练图像作比较,算法计算资源耗费高。

2、算法代码实现

伪代码,对未知类别属性的数据集中的每个点依次执行以下操作:

(1)计算已知类别数据中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按照距离递增次序排序;

(3)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的k个点;

(4)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5)返回前k个点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当前点的预测分类。

程序清单2-1 k-近邻算法

def classify0(inX, dataSet, labels, k):
    dataSetSize = dataSet.shape[0] #获取dataSet的第一维度的大小
    diffMat = tile(inX, (dataSetSize,1)) - dataSet #将inX在dataSet第一维度方向进行同大小复制,并作差
    sqDiffMat = diffMat**2 #每个元素平方
    sqDistances = sqDiffMat.sum(axis=1) #按行求和
    distances = sqDistances**0.5 #开方
    sor
  • 2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