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的原则:
1、开会前要有个明确的会议主题,主题尽量小,粒度细些,确保与会人员都知道这个会议的主题。
比如要进行测试用例评审,要确认每个与会人员都晓得测试用例评审这件事,并且项目组的成员要在开会前了解测试用例,让每个人带着问题来。
2、会议的主持者要时刻把握不要偏离会议的主题。
比如你项目经理,在主持静态界面评审,那么就不要讨论业务逻辑方面的东西。
3、精简会议的参会人员,参与会议的人员越多,讨论的越激烈,就越没有结果。
开会的目的如果是要确认一些东西,那么重要关切方请到就ok了。
如果开会的目的是要宣扬一些东西,也不要把所有的人都叫到,因为你看见下面一张张昏昏欲睡的脸,你的心拔凉拔凉的。
4、开会尽量要有个结果,或者一个明确的后续的行动计划出来。
会议的组织者一定要牢记会议的初衷,并且做好记录和总结,不要让会白开。
5、能站着开会的,尽量不要坐着开。
坐着安逸,本来半个小时开完的会,磨叽了两个小时还没有搞定,后来还唠起了家常。
什么样的会议不需要参加。
1、参加什么样的会议,你对这个会议来讲可有可无,可以不参加。
可能这样的会议还很多,可能怕领导批评不积极之类,勉为其难去凑数,这个真的比较悲哀。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不去参加,领导找你谈话,直接和他说明道理,如果他还斤斤计较,唧唧歪歪,那就直接跑路。
2、做顺序报告的会议尽量不要参加。
比如周会工作汇报,你碰见了一堆问题,怎么怎么样解决的,这个对你和主管可能很重要,但是对其他与会人员就不那么重要了。
不是我们不关心,而是我们没有这份精力去关心,我们应该把我们最好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最能产出的事情上面。
什么样的会议必须参加。
1、项目重要的里程碑点的会议。
比如发布评审会议,这里面涉及到具体的任务部署,相关方资源确认,任务确认等,这个是要参加的。
2、放松的会议,要参加的。
比如是个party什么的,产品部门的一个联谊,这个还是要参加的,一个是要放松下自己,一个是可以多和产品端的同学交流下思想。
3、业务,知识分享的会议。
这个要挑自己感兴趣的参加,不是被领导逼去的那种,真正真正自己感兴趣的,去的时候要做些功课,效果会好些。
如果你认同上面的条框,就差执行了,那就下次下定决心搞一把,看看能怎么样,不要有所顾虑,成就大事者,要敢作敢当。
179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