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1.1 定义
HPA(Horizontal Pod Autoscaling)Pod 水平自动伸缩,Kubernetes 有一个 HPA 的资源,HPA 可以根据 CPU 利用率自动伸缩一个 Replication Controller、Deployment 或者Replica Set 中的 Pod 数量。以此来优化资源的使用和提高服务的响应能力。通过此功能,只需简单的配置,便可以利用监控指标(CPU使用率、磁盘、自定义指标等)自动的扩容或缩容服务中的Pod数量,当业务需求增加时,系统将无缝地自动添加适量Pod容器,提高系统稳定性。
① HPA 基于 Master 上的 kube-controller-manager 服务启动参数 horizontal-pod-autoscaler-sync-period 定义的时长(默认为30秒),周期性的检测 Pod 的 CPU 使用率。
② HPA 与之前的 RC、Deployment 一样,也属于一种 Kubernetes 资源对象。通过追踪分析 RC 控制的所有目标 Pod 的负载变化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针对性地调整目标Pod的副本数,这是HPA的实现原理
③ metrics-server 也需要部署到集群中, 它可以通过 resource metrics API 对外提供度量数据
HPA的API有三个版本,通过Kubectl api-versions | grep autoscal可看到
autoscaling/v1
autoscaling/v2beta1
autoscaling/v2beta2
#autoscaling/v1 只支持基于CPU指标的缩放
autoscaling/v2beta1支持Resource Metrics(资源指标,如Pod的内存)和Custom Metrics(自定义指标)的缩放
autoscaling/v2beta2支持Resource Metrics(资源指标,如Pod的内存)和Custom Metrics
HPA/v1版本只能基于CPU做扩容
HPA/v2版本可以基于内存和自定义的指标做扩容和缩容
Pod自动缩放不适用于无法缩放的对象,比如DaemonSet;
HPA由Kubernetes API 资源和控制器实现。控制器会周期性的获取平均CPU利用率,并与目标值相比较后调整Deployment中的副本数量
1.2 核心概念
水平扩展(Horizontal Scaling):增加Pod的数量来分摊负载,与垂直扩展(增加单个Pod的资源)相对。
Pod副本(Pod Replicas):运行应用程序的容器实例,通常是在Deployment或ReplicaSet等控制器下管理的。
指标(Metrics):用于触发HPA扩缩容的度量值,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量、自定义的应用程序指标等。
1.3 工作原理
指标收集:HPA监控Pod的资源使用情况,如CPU和内存利用率。这些指标可以通过Kubernetes的Metrics API获取,或者使用自定义的指标提供者(如Prometheus)。
计算扩缩容:HPA根据当前的资源使用情况和预设的目标值(如CPU的目标利用率)计算出所需的Pod副本数量。如果当前的资源使用超过了目标值,HPA会增加Pod副本数量;如果资源使用低于目标值,HPA会减少Pod副本数量。
执行扩缩容:HPA通过更新相关的Deployment或ReplicaSet来改变Pod副本的数量。增加副本时,Kubernetes会创建新的Pod;减少副本时,会删除多余的Pod。
如何实现自动扩缩容?
K8s的HPA Controller已经实现了一套简单的自动扩缩容逻辑,默认情况下,每30秒检测一次指标,只要检测到了配置HPA的目标值,则会计算出预期的工作负载的副本数,再进行扩缩容操作。同时,为了避免过于频繁的扩缩容,默认再5分钟内没有重新扩缩容的情况下,才会触发扩缩容。HPA本身的算法相对比较保守,可能并不适用于很多场景。例如,一个快速的流量突发场景,如果正处在5分钟内的HPA稳定期,这个时候根据HPA的策略,会导致无法扩容。
1.4 HPA的配置关键参数
ScaleTargetRef:指定 HPA 将要作用的资源对象,如 Deployment、Replica Set 或 RC 的名称。
MinReplicas:最小副本数,即使在负载很低时也不会低于这个数量。
MaxReplicas:最大副本数,即使在负载很高时也不会超过这个数量。
Metrics:定义用于触发伸缩的度量标准和目标值。例如,可以设置 CPU 的利用率目标,当实际利用率超过这个目标值时,HPA 会增加副本数量;当利用率低于目标值时,HPA 会减少副本数量。
1.5 关键组件
① HPA控制器(HPA Controller)
这是HPA的核心组件,负责周期性地检查Pod的资源使用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所需的Pod副本数量。
它使用Metrics Server或其他监控工具来获取资源使用数据。
② Metrics Server
Metrics Server是Kubernetes集群中的一个组件,用于聚合资源使用数据,并通过Metrics API提供这些数据。
它提供了CPU和内存使用率等资源指标,这些指标是HPA进行扩缩容决策的基础。
③ 自定义指标适配器(Custom Metrics Adapter)
当需要使用自定义指标(如来自Prometheus的指标)时,自定义指标适配器允许HPA使用这些外部指标。
它通过Custom Metrics API将外部指标转换为Kubernetes可以理解的格式。
④ Deployment/ReplicaSet
HPA通常与Deployment或ReplicaSet一起使用,这些是定义了Pod副本数量和更新策略的高级抽象。
当HPA决定调整副本数量时,它会通过修改Deployment或ReplicaSet的规格来实现。
⑤ Pods
Pod是Kubernetes中的基本工作单元,HPA的目标就是根据指标自动调整Pod的数量。
每个Pod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容器,HPA关注的是整个Pod的资源使用情况。
⑥ API服务器(API Server)
Kubernetes API服务器是集群的通信中心,所有资源的创建、更新和删除都通过它进行。
HPA控制器通过API服务器与集群中的其他组件交互,如更新Deployment或ReplicaSet的副本数量。
⑦ Kubelet
Kubelet是运行在每个节点上的守护进程,负责维护Pod的生命周期,包括启动、停止容器。
当HPA触发扩容时,Kubelet会在节点上启动新的Pod实例。
⑧ 监控和日志系统
虽然不是HPA的直接组件,但监控和日志系统对于理解和调试HPA的行为至关重要。
它们提供了关于Pod状态、资源使用和扩缩容事件的详细信息。
这些组件共同工作,使得HPA能够根据实际的负载情况自动调整Pod的数量,从而实现应用程序的弹性伸缩。
1.6 Prometheus 生态组件
Prometheus server:以http pull (拉取)方式的数据采集,TSDB的数据存储alter告警生成
client-libray 客户端库 使用服务原生支持Prometheus监控的系统和应用的数据采集
exporter 对应指标暴露端,用于收集原生不支持Prometheus监控的系统和应用的数据暴露给Prometheus。node-exporter nginx-expoter mysql-exporter
altermanger:接受Prometheus推送的告警信息,并且负责告警路由转发给接收人
grafana:外置的监控数据展示平台 使用primQL,查询Prometheus的数据源
1.7 Prometheus工作流程
1️⃣Prometheus 以 Prometheus Server 为核心,用于收集和存储时间序列数据。Prometheus Server 从监控目标中通过 pull 方式拉取指标数据,或通过 pushgateway 把采集的数据拉取到 Prometheus server 中。
2️⃣Prometheus server 把采集到的监控指标数据通过 TSDB 存储到本地 HDD/SSD 中。
3️⃣Prometheus 采集的监控指标数据按时间序列存储,通过配置报警规则,把触发的告警通知发送到 Alertmanager。
4️⃣Alertmanager 通过配置报警接收方,发送报警到邮件、钉钉或者企业微信等。
5️⃣Prometheus 自带的 Web UI 界面提供 PromQL 查询语言,可查询监控数据。
6️⃣Grafana 可接入 Prometheus 数据源,把监控数据以图形化形式展示出。
1.8 Prometheus的局限性
Prometheus 是一款指标监控系统,不适合存储事件及日志等;它更多地展示的是趋势性的监控,而非精准数据;
Prometheus 认为只有最近的监控数据才有查询的需要,其本地存储的设计初衷只是保存短期(例如一个月)数据,因而不支持针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存储;
若需要存储长期的历史数据,建议基于远端存储机制将数据保存于 InfluxDB 或 OpenTSDB 等系统中;
Prometheus 的集群机制成熟度不高,可基于 Thanos 或 Cortex 实现 Prometheus 集群的高可用及联邦集群。
二、部署Prometheus
//Prometheust Server 端安装和相关配置
(1)上传 prometheus-2.35.0.linux-amd64.tar.gz 到 /opt 目录中,并解压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etenforce 0cd /opt/
tar xf prometheus-2.35.0.linux-amd64.tar.gz
mv prometheus-2.35.0.linux-amd64 /usr/local/prometheuscat /usr/local/prometheus/prometheus.yml | grep -v "^#"
global: #用于prometheus的全局配置,比如采集间隔,抓取超时时间等
scrape_interval: 15s #采集目标主机监控数据的时间间隔,默认为1m
evaluation_interval: 15s #触发告警生成alert的时间间隔,默认是1m
# scrape_timeout is set to the global default (10s).
scrape_timeout: 10s #数据采集超时时间,默认10salerting: #用于alertmanager实例的配置,支持静态配置和动态服务发现的机制
alertmanagers:
- static_configs:
- targets:
# - alertmanager:9093rule_files: #用于加载告警规则相关的文件路径的配置,可以使用文件名通配机制
# - "first_rules.yml"
# - "second_rules.yml"scrape_configs: #用于采集时序数据源的配置
# The job name is added as a label `job=<job_name>` to any timeseries scraped from this config.
- job_name: "prometheus" #每个被监控实例的集合用job_name命名,支持静态配置(static_configs)和动态服务发现的机制(*_sd_configs)# metrics_path defaults to '/metrics'
metrics_path: '/metrics' #指标数据采集路径,默认为 /metrics
# scheme defaults to 'http'.static_configs: #静态目标配置,固定从某个target拉取数据
- targets: ["localhost:9090"]
(2)配置系统启动文件,启动 Prometheust
cat > /usr/lib/systemd/system/prometheus.service <<'EOF'
[Unit]
Description=Prometheus Server
Documentation=https://prometheus.io
After=network.target[Service]
Type=simple
ExecStart=/usr/local/prometheus/prometheus \
--config.file=/usr/local/prometheus/prometheus.yml \
--storage.tsdb.path=/usr/local/prometheus/data/ \
--storage.tsdb.retention=15d \
--web.enable-lifecycle
ExecReload=/bin/kill -HUP $MAINPID
Restart=on-failure[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EOF
(3)启动
systemctl start prometheus
systemctl enable prometheusnetstat -natp | grep :9090
浏览器访问:http://192.168.10.80:9090 ,访问到 Prometheus 的 Web UI 界面
点击页面的 Status -> Targets,如看到 Target 状态都为 UP,说明 Prometheus 能正常采集到数据
http://192.168.10.80:9090/metrics ,可以看到 Prometheus 采集到自己的指标数据,其中 Help 字段用于解释当前指标的含义,Type 字段用于说明数据的类型
三、部署Exporters
//部署 Node Exporter 监控系统级指标
(1)上传 node_exporter-1.3.1.linux-amd64.tar.gz 到 /opt 目录中,并解压
cd /opt/
tar xf node_exporter-1.3.1.linux-amd64.tar.gz
mv node_exporter-1.3.1.linux-amd64/node_exporter /usr/local/bin
2)配置启动文件
cat > /usr/lib/systemd/system/node_exporter.service <<'EOF'
[Unit]
Description=node_exporter
Documentation=https://prometheus.io/
After=network.target[Service]
Type=simple
ExecStart=/usr/local/bin/node_exporter \
--collector.ntp \
--collector.mountstats \
--collector.systemd \
--collector.tcpstatExecReload=/bin/kill -HUP $MAINPID
Restart=on-failure[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EOF
(3)启动
systemctl start node_exporter
systemctl enable node_exporternetstat -natp | grep :9100
浏览器访问:http://192.168.10.80:9100/metrics ,可以看到 Node Exporter 采集到的指标数据
常用的各指标:
●node_cpu_seconds_total
●node_memory_MemTotal_bytes
●node_filesystem_size_bytes{mount_point=PATH}
●node_system_unit_state{name=}
●node_vmstat_pswpin:系统每秒从磁盘读到内存的字节数
●node_vmstat_pswpout:系统每秒钟从内存写到磁盘的字节数更多指标介绍:https://github.com/prometheus/node_exporter
(4)修改 prometheus 配置文件,加入到 prometheus 监控中
vim /usr/local/prometheus/prometheus.yml
#在尾部增加如下内容
- job_name: nodes
metrics_path: "/metrics"
static_configs:
- targets:
- 192.168.10.80:9100
- 192.168.10.13:9100
- 192.168.10.14:9100
labels:
service: kubernetes